他們根據德國物理學家恩斯特˙盧麥(Ernst RUHMER)一九○一年的研究,認為把聲音錄在底片上是可能做得到的事。一九二二年九月十七號,他們在柏林的 Alhambra 戲院用 « Triergon » 系統呈現有聲影片,現場約有一千多位觀眾作見證,獲得空前的成功。這是德國電影史上的第一次有聲片放映。但是在一九二三年六月,他們被迫賣掉他們的 « Triergon » 系統跟專利權給一家瑞士財團。
日後,這種技術賣到三處,一個留在德國公司 TOBIS-Klangfilm ———— « Klang » 即是『聲音』的意思, « TOBIS » 是 « TonBildSyndikat » 的縮寫————,另外兩個賣到美國。所以,在一九二○年代末期,全世界共有四種有聲電影的品牌:
■ 福斯(FOX)的 « Movietone » 。
■ 雷電華(R.K.O.)的 « Photophone » 。
■ 德國的(TOBIS-Klangfilm)的 « Triergon » (自一九二八年起,後論)。
■ 華納兄弟(WARNER Bros.)的 « Vitaphone » 。
前三項都是錄在底片的系統;只有 « Vitaphone » 系統是錄在唱片上。
ㄅ、法國的狀況
前面所提的是德國的狀況。對德國人來說,一九二二年九月十七號在 Alhambra 戲院的有聲影片放映,是重要的日子。但很明顯的是:因為 Triergon 被迫售出,導致商業化、大量製作有聲影片的過程骨折、停滯。
法國的狀況更顯尷尬。電影,就是因為盧米埃兄弟————哥哥叫奧古斯特˙盧米埃(Auguste LUMIÈRE),弟弟叫路易˙盧米埃(Louis LUMIÈRE)————於一八九五年十二月二十八號在巴黎的咖啡館作正式的商業放映(售票、公開放映) [1] ,才有了「電影」誕生的日期。這應該是法國人的光榮。
[1] 位在巴黎第九區卡普辛大道十四號(14 boulevard des Capucines)的「大咖啡館」(Le Grand Café)地下室「印度沙龍」(le Salon indien)。面對歌劇院(Opéra [ Garnier ] )————不是巴士底的那個歌劇院(Opéra [ Bastille ] )————往右邊走即可見。
到了一九一○年,根據皮耶˙畢亞(Pierre BILLARD)的看法,法國電影的製片量獨冠全球。 [1] 當然,從一八九五年到一九一○年這十五年間,法國人掌握了製作電影的技術條件跟最初步的電影敘事風格,再加上默片賣到國外後可自行再換成當地國家的語文————例如賣到美國就換成英文的字卡————,所以這「獨冠全球」的說法是可信的。
[1] 見皮耶˙畢亞(Pierre BILLARD),《古典時代的法國電影:從有聲電影到新浪潮》(L'Âge classique du cinéma français : Du cinéma parlant à la Nouvelle Vague),巴黎:Flammarion 出版社,1995,第 21 頁。
但是,法國的尷尬,顯現在法國人滿足現況、不知如何求新求變。當一九二○年代初期、中期分別有德國人跟美國人實現有聲影片的夢想,法國人還沒預見到「電影」的「未來的模樣」。
早在一九○○年巴黎萬國博覽會現場,就已經有「有聲影片」的展覽:
■ 貝禾彤(BERTHON)、杜薩荷(DUSSART)跟糾貝(JAUBERT)的 « Phonorama » ;
■ 巴宏(BARON)的 « Cinématorama parlant » ;
■ 朱栗(JULY)跟曼岱爾(MENDEL)的 « Ciné-Gramo-Théâtre » ;
■ 雷昂˙高蒙(Léon GAUMONT)的 « Phono-Cinéma-Théâtre » ;
(周星星註:第一項用 « phono » 字首可看出『聲音』的意義;第二項用 « parlant » 這個形容詞來形容是『能說話的』;第三項用 « gramo » 當然是沿用 « gramophone » :『留聲機』的『聲音』的意義來當形容詞 ;第四項依舊用 « phono » 來形容後面的『電影劇場』。)
可以想見以上都是些騙騙參觀民眾的「小」玩意兒。
巴黎萬國博覽會過後,法國又有一些新的進展:
■ 昂黎˙糾栗(Henri JOLY)在一九○五年就以使用電力將聲音錄在底片上而取得專利;
■ 曾經在愛迪生(EDISON)實驗室工作過的法國人厄堅—奧古斯坦˙洛斯特(Eugène-Augustin LAUSTE)一九○六年在英國發展出能直接錄音錄在底片上的系統;他自知無能商業化他自己的發明,卻還是被貝爾電信(Bell Telephone)聘用當專利部門的經理;
■ 法國人喬瑟夫˙馬索勒(Joseph MASSOLLE)感慨無法在法國研發聲音新科技,才跑到德國變成 Triergon 的成員之一;
■ 法國人夏勒˙德拉孔明運(Charles DELACOMMUNE)曾經發明「空中瞄準具」,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被軍方拿去使用;然後在一九一九年————跟德國的 Triergon 團隊同一年————取得一種專利:某一種機器不須要唱片即可同步錄音到底片上。因缺乏經費將之商業化,聲音新科技又到此為止而已。
以上所引人士,以雷昂˙高蒙(Léon GAUMONT)最富野心。雷昂˙高蒙不僅是一位發明家/工業家,他極有可能是在盧米埃兄弟於一八九五年三月二十二號所舉辦的一場針對科學家而辦的電影放映會————九個多月後才在『大咖啡館』作商業放映————過後,才趕緊在一八九五年七月創立他自己的製片公司:高蒙公司(L. GAUMONT et compagnie),即今日依舊托辣斯的高蒙(GAUMONT)————呂克˙貝松(Luc BESSON)的崛起跟高蒙大力支持《碧海藍天》(LE GRAND BLEU, 1988)、《霹靂煞》(NIKITA, 1990)、《終極追殺令》(LÉON, 1994)是密切相關的。
雷昂˙高蒙在一九○六年取得 « Chronophone » 的專利:它能拍出「有聲景」(phonoscène),能讓觀眾「看得到」也「聽得到」;例如「有聲景」能讓知名人士唱歌、讓歌劇團唱流行旋律。阿莉思˙戈伊(Alice GUY)————全名為阿莉思˙戈伊˙布拉榭(Alice GUY BLACHÉ, 01.07.1873-24.03.1968)————為高蒙拍了很多這種「有聲景」(其實就有點像是今日的『音樂錄影帶』),最後用了一百零四個「有聲景」、全長達一千兩百七十五公尺的底片,於一九○六年在巴黎的 Gobelins Italie 戲院盛大首映,放映時間超過一小時。因此,被電影研究學者諾埃爾˙柏區(Noël BURCH)判為法國第一部長片。 [1]
[1] 引自皮耶˙畢亞,第 21 頁;原出處是諾埃爾˙柏區(Noël BURCH),《隸屬無限的屋頂窗》(La Lucarne de l'infini)。
自一九一一年三月十五號起到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雷昂˙高蒙在巴黎的 Olympia [1] 以及 Gaumont-Palace [2] 開始經營「有聲景」的生意,也就是像今日的戲院一樣,向觀眾收錢,然後提供「有聲景」給觀眾看。 Gaumont-Palace 座位達三千五百張,再加上站位可容納五千五百位觀眾,是當時全世界最大的戲院。它的前身是 Hippodrome ,原意為「賽馬場」,上有覆蓋、或者是露天的。以法國南部靠近地中海的城市蒙佩利耶(Montpellier)為例,它的 Hippodrome 是露天的,以往供馬戲團、音樂會或宗教活動使用。自一九一○年起, Hippodrome 的所有人軋斯通˙戴勒瑪斯(Gaston DELMAS)向雷昂˙高蒙取得 « Chronophone » 的使用權,就在露天的 Hippodrome 放映高蒙的「有聲景」————聲音是錄在唱片上————,常吸引好幾千人觀看,聆聽通俗歌手菲利克斯˙馬憂(Félix MAYOL)、德哈能(DRANEM)、波藍(POLIN)唱歌————『有聲景』由阿莉思˙戈伊執導————,或《卡門》(Carmen)、《藍色多瑙河》(Le Beau Danube bleu)歌曲片段或愛國歌曲《國旗之命》(Ce que c'est qu'un drapeau)。 [3] 阿莉思˙戈伊的孫女阿莉思˙戈伊二世(Alice GUY Jr.)為其祖母架設部落格、放影片,史料異常珍貴。例如下段是德哈能的「有聲景」(年份是一九○五年!),歌詞有點智障:
這應該算是阿嬤級的「音樂錄影帶」吧。
[1] Olympia 位在「歌劇院」附近,跟「卡普辛大咖啡館」(Le Grand Café Capucines)一樣位在巴黎第九區卡普辛大道(boulevard des Capucines)上,但是跟「卡普辛大咖啡館」比起來離「歌劇院」更遠,跟寇馬丹路(rue de Caumartin)交叉。以前的 Olympia 很可能是戲院;今日是純粹辦演唱會、脫口秀的地方。
[2] Gaumont-Palace 自一九一一年九月三十號起用這個名號開幕。日期引用自下面的註釋。
[3] 見 Martin BARNIER ,〈一段科技歷史:以『有聲電影』之前的聲音科技為例〉(Une histoire technologique : l'exemple du son avant le « parlant » ),《現代及當代歷史學刊》(Revue d'histoire moderne et contem-poraine),N°51-4, 2004/4,或網路版之引用網址:http://www.cairn.info/revue-d-histoire-moderne-et-contemporaine-2004-4-page-10.htm
根據馬丹˙巴尼耶(Martin BARNIER)所引述,一九一○年代初期,全法國很多城市都看得到「有聲景」:聖太田(Saint-Étienne)、尼斯(Nice)、連瑞士的洛桑(Lausanne)都有,常常就在市政府前面的庭院辦起放映會。蒙佩利耶在一九一三年六月新開一家露天的戲院,後來直接叫 Gaumont-Cinéma ,配備有四十八平方公尺的銀幕,還配有一個管弦樂團;當影片不是「有聲景」時,樂團就演奏音樂。 [1]
不管怎麼樣,不管該不該重寫我們已經熟知的「美國的觀點」的電影史,其實早在一九一○年代初期,法國靠高蒙的 « Chronophone » 系統,就已經為很多法國市民提供極普遍的有聲片娛樂。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一九一八年
)後,雷昂˙高蒙完全放棄了同步錄音錄在唱片上的技術,開始鑽研用攝影方式錄音錄到底片上的技術。這不只是雷昂˙高蒙他一個人的電影事業的挫敗而已;事實上,第一次世界大戰折損了法國電影製片的實力,而且也將在有聲電影上一路失敗到底。
[1] 同上。
「有聲景」(phonoscène)的播映機器:
(待續)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