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尼․阿力岱 (Johnny Hallyday) ── « h » 不發音,直接先發『阿』的音。《復仇》的「照相叩」 « photo-call » 可能會很驚人,因為強尼․阿力岱走出來就一定會造成推擠。
說到強尼․阿力岱,《世界報二》(Le Monde 2) 有一期以他為封面、長篇報導強尼․阿力岱的文章,其寫作方法(或其架構)非常讓人驚訝。事實上,強尼․阿力岱已經是一位左派喊打的人物,因為他賺那麼多法國人的錢,竟然還想逃到瑞士避稅,並且他也公開支持法國現任總統尼可拉․薩柯奇 (Nicolas Sarkozy)。那一篇文章,以後有機會再放出來吧(雖然很少人看得懂,但還是可簡介裡面提到的典故)。
《愛妳愛到殺死她》(Kinatay) 是布里蘭特․曼多薩 (Brillante Mendoza) 連續第二年入圍坎城競賽的片──去年是《高潮滿座》(Serbis, 2008)。沒什麼好多說的(請點藍色的字到劇情大綱);我覺得本屆的坎城評審團不太會接受這種風格的片。不過,還是可以期待《愛妳愛到殺死她》的「照相叩」 « photo-call » ,畢竟導演跟演員都是帥哥。
再回到大家都很關心的《胡士托風波》首映吧。讓我們來看幾張昨晚(5 月 16 號禮拜六)的圖片。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telquel/1536734824-1558146105.jpg)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s8.blog.yam.com/16/userfile/j/jostar2/album/14a0f67c267a1d.jpg)
《胡士托風波》反應不惡,應有奧斯卡的命(但可能沒有金棕櫚的命)。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telquel/1536734826-655880792.jpg)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s8.blog.yam.com/16/userfile/j/jostar2/album/14a0f67bf545e5.jpg)
一些《胡士托風波》的影評摘要,我會試試看找找平均的反應。
然後是賈克․歐迪亞 (Jacques Audiard) 的《預言先知》團隊參加首映。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telquel/1536734827-1429101812.jpg)
昆汀․塔倫提諾 (Quentin Tarantino) 也來看《預言先知》。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s8.blog.yam.com/16/userfile/j/jostar2/album/14a0f694d65c4e.jpg)
下圖是賈克․歐迪亞。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s8.blog.yam.com/16/userfile/j/jostar2/album/14a0f67b8ba3c9.jpg)
「一種注目」單元內的蜜雅․韓森-羅夫 (Mia Hansen-Løve) 的《我孩子們的父親》一定很難看;虧她的首部作還很好看。
《世界報》評《空氣人形》比是枝裕和的前作《橫山家之味》更長(心理時間),也比較不成功。反而,在「導演雙週」的《有紀和妮娜》(Yuki et Nina, 2009) ──由法國男演員伊波里特․吉哈多 (Hippolyte Girardot) 跟日本男導演諏(ㄗㄡ)訪敦彥(Nobuhiro SUWA)合導──吸引一些注意。《有紀和妮娜》講九歲的小女生有紀,因為父母離婚,所以她必須跟著日本生母搬到日本居住的故事。因為這樣,有紀必須跟她唯一的朋友妮娜說「永別了」。但是,有紀和妮娜卻決定一起逃跑,逃呀逃……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s8.blog.yam.com/16/userfile/j/jostar2/album/14a0ed6d0d0350.jpg)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s8.blog.yam.com/16/userfile/j/jostar2/album/14a0ed6c8808f1.jpg)
伊波里特․吉哈多 (Hippolyte Girardot) 跟諏訪敦彥已經合作過了。首先是在《巴黎我愛你》(Paris je t'aime, 2006) 中最深得我心的片段〈勝利廣場〉(Place des Victoires),由伊波里特․吉哈多跟茱莉葉․畢諾許 (Juliette Binoche) 飾演一對剛痛失愛子的夫婦。各位還記得嗎?不知為何,我覺得日本導演諏訪敦彥的這一段有非常濃的情緒,而且,還有威廉․達佛 (Willem Dafoe) 飾演很有伊斯威特味道的騎士。當然,伊波里特․吉哈多後來又在侯孝賢的《紅氣球》充當煩茱莉葉․畢諾許的鄰居。但是,伊波里特․吉哈多更是《查泰萊 夫人》(Lady Chatterley, 2006) 中坐輪椅的先生。雖然台灣觀眾叫不出他的名字,但我個人是挺喜歡他的風格的。
《有紀和妮娜》仍有點新浪潮的味道:讓兩位小童星演戲。這樣類型的影片,除了去年台灣的《囧男孩》外,台灣電影很少再深入兒童們的生活世界。
Yuki 由 Noë Sampy 飾演
Nina 由 Arielle Moutel 飾演
Yuki 的父親則由伊波里特․吉哈多飾演
諏訪敦彥玩法、日聯合製片上癮了。希望他能再回到日本,畢竟日本不能只有是枝裕和跟黑澤清。
回到二○○九年坎城影展專題首頁 http://blog.yam.com/jostar2/article/17892666
說到強尼․阿力岱,《世界報二》(Le Monde 2) 有一期以他為封面、長篇報導強尼․阿力岱的文章,其寫作方法(或其架構)非常讓人驚訝。事實上,強尼․阿力岱已經是一位左派喊打的人物,因為他賺那麼多法國人的錢,竟然還想逃到瑞士避稅,並且他也公開支持法國現任總統尼可拉․薩柯奇 (Nicolas Sarkozy)。那一篇文章,以後有機會再放出來吧(雖然很少人看得懂,但還是可簡介裡面提到的典故)。
《愛妳愛到殺死她》(Kinatay) 是布里蘭特․曼多薩 (Brillante Mendoza) 連續第二年入圍坎城競賽的片──去年是《高潮滿座》(Serbis, 2008)。沒什麼好多說的(請點藍色的字到劇情大綱);我覺得本屆的坎城評審團不太會接受這種風格的片。不過,還是可以期待《愛妳愛到殺死她》的「照相叩」 « photo-call » ,畢竟導演跟演員都是帥哥。
再回到大家都很關心的《胡士托風波》首映吧。讓我們來看幾張昨晚(5 月 16 號禮拜六)的圖片。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telquel/1536734824-1558146105.jpg)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s8.blog.yam.com/16/userfile/j/jostar2/album/14a0f67c267a1d.jpg)
《胡士托風波》反應不惡,應有奧斯卡的命(但可能沒有金棕櫚的命)。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telquel/1536734826-655880792.jpg)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s8.blog.yam.com/16/userfile/j/jostar2/album/14a0f67bf545e5.jpg)
一些《胡士托風波》的影評摘要,我會試試看找找平均的反應。
然後是賈克․歐迪亞 (Jacques Audiard) 的《預言先知》團隊參加首映。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telquel/1536734827-1429101812.jpg)
昆汀․塔倫提諾 (Quentin Tarantino) 也來看《預言先知》。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s8.blog.yam.com/16/userfile/j/jostar2/album/14a0f694d65c4e.jpg)
下圖是賈克․歐迪亞。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s8.blog.yam.com/16/userfile/j/jostar2/album/14a0f67b8ba3c9.jpg)
「一種注目」單元內的蜜雅․韓森-羅夫 (Mia Hansen-Løve) 的《我孩子們的父親》一定很難看;虧她的首部作還很好看。
《世界報》評《空氣人形》比是枝裕和的前作《橫山家之味》更長(心理時間),也比較不成功。反而,在「導演雙週」的《有紀和妮娜》(Yuki et Nina, 2009) ──由法國男演員伊波里特․吉哈多 (Hippolyte Girardot) 跟日本男導演諏(ㄗㄡ)訪敦彥(Nobuhiro SUWA)合導──吸引一些注意。《有紀和妮娜》講九歲的小女生有紀,因為父母離婚,所以她必須跟著日本生母搬到日本居住的故事。因為這樣,有紀必須跟她唯一的朋友妮娜說「永別了」。但是,有紀和妮娜卻決定一起逃跑,逃呀逃……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s8.blog.yam.com/16/userfile/j/jostar2/album/14a0ed6d0d0350.jpg)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s8.blog.yam.com/16/userfile/j/jostar2/album/14a0ed6c8808f1.jpg)
伊波里特․吉哈多 (Hippolyte Girardot) 跟諏訪敦彥已經合作過了。首先是在《巴黎我愛你》(Paris je t'aime, 2006) 中最深得我心的片段〈勝利廣場〉(Place des Victoires),由伊波里特․吉哈多跟茱莉葉․畢諾許 (Juliette Binoche) 飾演一對剛痛失愛子的夫婦。各位還記得嗎?不知為何,我覺得日本導演諏訪敦彥的這一段有非常濃的情緒,而且,還有威廉․達佛 (Willem Dafoe) 飾演很有伊斯威特味道的騎士。當然,伊波里特․吉哈多後來又在侯孝賢的《紅氣球》充當煩茱莉葉․畢諾許的鄰居。但是,伊波里特․吉哈多更是《
《有紀和妮娜》仍有點新浪潮的味道:讓兩位小童星演戲。這樣類型的影片,除了去年台灣的《囧男孩》外,台灣電影很少再深入兒童們的生活世界。
Yuki 由 Noë Sampy 飾演
Nina 由 Arielle Moutel 飾演
Yuki 的父親則由伊波里特․吉哈多飾演
諏訪敦彥玩法、日聯合製片上癮了。希望他能再回到日本,畢竟日本不能只有是枝裕和跟黑澤清。
回到二○○九年坎城影展專題首頁 http://blog.yam.com/jostar2/article/17892666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