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一號夏至之日(一年之中日晝時間最長)的音樂節的由來是法國前文化部長 Jack Lang 的構想。1981 年 5 月,弗杭蘇瓦密特朗當選法國總統,是法國第五共和的第一位左派(社會黨)總統。他延攬已經在大學作劇場非常知名的 Jack Lang 為文化部長,於次年舉辦首屆音樂節。自 1982 年舉辦第一屆以來,六月二十一號音樂節這個概念已被歐洲一、兩百個城市沿用,已經成為歐洲文化界最不可思議的一個文化事件。
周星星我在 1999 年初次抵法,對當年六月的音樂節印象不深,應該是在不知情中悄悄地錯過。但是從 2000 年開始,我就開始感受到音樂節瘋狂的魔力,甚至可以狂歡到午夜,地鐵都照樣在開。2000 年那一年,我就是在共和廣場聽 Oasis 的免費演唱會。2003 年聽說是有 Metallica 在巴黎開唱,可惜當年我人在外省,只依稀聽到幾個音符。
2004 年曾經為 John Kerry 助選的紐約客 Aaron Friedman 2006 年親自在法國見識到音樂節的魔力,他在今年 5 月 3 日的記者會說到:「去年我有機會參與到音樂節的活動,那是我這一生看過最難以置信的事。」(http://tempsreel.nouvelobs.com/speciales/culture/festivals_2007/20070605.OBS0329/premiere_fete_de_la_musique_a_new_york.html)「紐約生活其中一項挫折人的地方,就是大家都在街上好像順著一條線走,但彼此都不交談。」
雖然紐約第一次辦音樂節的限制仍多(最晚只能玩到晚上十點),但經由「全球化即美國化」的邏輯以及台灣強烈地被美國影響的傳統,關於「音樂節」的討論應該會在台灣大幅成長。其實,藉由部落格,我們已經能夠靠網路瀏覽到不少「在地經驗」,例如去年我也瀏覽到好幾個留學法國的台灣人的部落格,除了有文字「報導」部分音樂節的活動外,更有不少圖片以及少許影片檔顯示出音樂節活生生的影像。
根據報導,全世界目前有 340 個城市會在六月二十一日當天舉辦音樂節的活動。
- Jun 14 Thu 2007 00:00
紐約加入六二一音樂節的行列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