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四十歲以前,我就已經在想:為什麼大家都要跟著孔子說──而且還是不間斷地跟著說了兩千多年──「四十不惑」呢?事實上,在兩千多年以前,孔子不認識也不用學A、B、C、D……孔子不認識也不用學柏拉圖……孔子不認識也不用談論
« linsanity » « insane linsanity » 的社會學分析!所以,在兩千多年以前,孔子用他那一套「尊五美,屏四惡,斯可以從政矣。」就能夠堪稱「四十不惑」;但是,兩千多年過後,沒有讀過《論語》──說實在話:孔子也沒讀過《論語》呀?──也沒有讀過《道德經》跟《莊子》的人,還能夠堪稱「四十不惑」嗎?這正是我在四十歲前夕體悟到的一句話:「四十有惑……惑還很大!」於是,周星星我成為《四十有惑,惑很大》的沉思者。

「四十有惑,惑很大」:「有惑」,乃人生『尚有鬥志』、『尚存求知之心』之意。「惑很大」,乃『鬥志甚堅』、『求知之心甚強』之意;亦意謂人生『尚可稱有意義』之意!

就例如:有人要跟我周星星說教說基督教跟天主教是不同的宗教……──還是差異很大的宗教?還是差異很大的教派?──,說:到底畢竟是我沒搞懂「基督教」跟「天主教」的差異;但是,「四十有惑,惑很大」的我周星星,豈能容忍這樣的一個「惑」纏繞永遠?豈能夠不把基督教(le christianisme)的來龍去脈跟現在所稱的天主教(le catholicisme)跟「新教」(le protestantis-me)都一次講個清楚?然後:縱使周星星我把它們一次講個清楚,又會有多少讀者一次就聽個清楚?就例如:在網路上,網客們在「匿名狀態」下彼此互相瞧不起對方的現象是否就是比在現實狀態中還要更加強烈千萬倍?否則,為什麼當我周星星已經解釋得那麼清楚說基督教就是以信仰基督為基礎的宗教,還會有人再反問我周星星說:「那是不是信基督的宗教就是基督教?『有沒有搞錯?』」這不是廢話嗎?一個一直把「基督教」當成只是「新教」的網客,可以完全不管──似乎也不怎麼在乎?──基督教的發展歷史,才會「看一次依舊『聽不清楚』」周星星我所講的「基督教」(le christianisme)的概念。

原發表日期:二○一二年二月十八號(禮拜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el qu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