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先不要管佩德羅․阿莫多瓦還沒拿過金棕櫚獎。阿藍․雷奈也沒拿過金棕櫚獎呀,不要一直惋惜佩德羅․阿莫多瓦還沒拿過金棕櫚獎──他的地位早已備受世人肯定。該注意的是:像佩德羅․阿莫多瓦、阿藍․雷奈以及珍․康平等等的老導演,在形式的創意上,已經要輸給比較資淺但年紀早已不小的賈克․歐迪亞 (Jacques Audiard)?如果你們看過他的《我心遺忘的節奏》,就能夠懂得賈克․歐迪亞的陰鬱,有時是比佩德羅․阿莫多瓦的聒噪要更令人惆悵。

法國已排定 5 20 打鐵趁熱地上映《擁不住你的愛懷》(就是明天),安排在今天首映,也只是剛剛好而已啦。

相比之下,《墨索里尼的祕密戀人(Vincere) 在氣勢上更輸人一截。墨索里尼的祕密戀人是今年唯一的義大利代表,講的是義大利獨裁者貝尼托․墨索里尼 (Benito Mussolini) 他的秘密戀人伊妲․達爾瑟 (Ida Dalser) 跟他之間的故事──以及他們之間的私生子艾比諾 (Albino)。資深導演馬可․貝洛凱歐 (Marco Bellocchio) 很可能會如同預期以一種古典學院派的方式執行墨索里尼的祕密戀人》,讓這樣一部片大概只能吸引到義大利的觀眾。原片名 « vincere » 原是「征服」之意。

該怎麼發「Bellocchio」的音?來,注意「cch」的音:在義大利文裡面,「cch」要發「ㄎ」的音。就好像琪雅拉․馬斯楚安尼 (Chiara Mastroianni),那個「Chiara」之字首「ch」要唸作「ㄎㄧˇ」「ㄧㄚ」「ra」。《木偶奇遇記》的 « Pinocchio » 也依同樣的原理發音,依義大利文不發「丘」的音。

飾演伊妲․達爾瑟的喬華娜․梅佐喬諾 (Giovanna Mezzogiorno) 似乎很賣力,也許可被影評人提名可獲頒最佳女演員獎。

昨天也有在「一種注目」單元的菲律賓影片《獨立「照相叩」 « photo-call » ,終於,揭開神秘導演拉亞․馬丁 (Raya Martin) 的面紗。





獨立(Independencia) 是三部曲影片的第二部曲。拉亞․馬丁曾經有一部片《一部短片談國內印地安人》(A Short Film About the Indio Nacional, 2006) ──但依舊超過一個半小時──被法國的《電影筆記》編輯部選為 2008 年年度十大佳片的第九名。這部片《一部短片談國內印地安人》,還有一個副標《或菲律賓人無止盡的悲情》(Or the Prolonged Sorrow of the Filipinos),它就是三部曲影片的第一部曲。

《一部短片談國內印地安人》的背景設在一八九○年代,圍繞著三個主角,看他們怎樣對抗西班牙殖民政權的武力。拉亞․馬丁根據歷史階段來決定它的美學風格:《一部短片談國內印地安人》就是黑白片、幾近是默片。

獨立的時代設在美國殖民階段,全片都在攝影棚裡面拍攝,角色的化妝也濃得誇張。為了這一部用三十五釐米底片拍攝的影片,拉亞․馬丁請來法國的攝影師珍娜․拉普瓦黎 (Jeanne Lapoirie) 助陣。

不僅僅是這部在「一種注目」單元內的《獨立》,拉亞․馬丁還有另外一部片在正式單元內作特別放映:《馬尼拉》(Manila),跟小阿多否․阿歷克斯 (Adolfo Alix Jr.) 合導,也是劇情長片。

讓我們來看看昨晚(5 18 禮拜一)《尋找艾利克》首映的圖片:



左是史提夫․伊維慈 (Steve Evets) 而右是艾利克․康托納 (Eric Cantona)



史蒂芬․弗萊爾斯 (Stephen Frears) 也來捧肯․洛區 (Ken Loach) 的場子。這滿有趣的,因為史蒂芬․弗萊爾斯並沒有片參加競賽或入圍呀!好像也沒來當評審呀!所以,夠義氣。



《貧民百萬富翁》的童星阿育許․馬赫許․黑德卡 (Ayush Mahesh Khedekar) 也來看肯․洛區的片。



希拉蕊․史旺 (Hilary Swank) 也來參加《尋找艾利克》首映。



昨天(5 18 禮拜一)新聞:十三點三十分,盧米埃戲院,放映完《反基督》時,一些消防隊員前來搶救一位已經暈眩的女性觀眾。據說,坎城上一次因為有人看電影而暈眩, 2001 的(克萊兒․德尼 (Claire Denis) 的)Trouble Every Day!太有趣了,馬上摘錄此事。

這也可見《反基督》驚駭的程度。就來看看一張《反基督》首映的圖片:



回到二○○九年坎城影展專題首頁 http://blog.yam.com/jostar2/article/1789266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el quel 的頭像
    Tel quel

    就像這樣 Tel quel

    Tel qu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