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星我在本部落格(blog.yam.jostar2)寫〈魏應充跟阿基師的搞笑對話〉這一篇搞笑文,因為那兩個點子在腦海中盤桓很久了,所以就是趁有時間兼殺殺時間把它打成部落格搞笑文章。
既然周星星我有一個全新的中時部落格(newsblog.chinatimes.com/jostar2
,所以就把〈魏應充跟阿基師的搞笑對話〉這篇文放上那個全新的中時部落格(newsblog.chinatimes.com/jostar2)。妙的是,即使知道的人真的很不多,但是中時電子報的臉書(facebook)把〈魏應充跟阿基師的搞笑對話〉的連結放上那個臉書,於是,〈魏應充跟阿基師的搞笑對話〉這一篇搞笑文,就 « go viral » 或 « was going viral » ,意思是點閱人氣飆得很高,即將快要「爆紅」
。真的, « go viral » 應該是網路人人人的夢想。
若沒什麼網路人、沒什麼台灣的網路人想要 « go viral » ,就真的志氣太小了。

要 « go viral » ,勢必也會有能夠 « go viral » 的邏輯。首先,能夠 « go viral » 的東西,絕對很少會是文字文章。愈想要 « go viral » ,就愈必要弄出影音檔(video)才能夠真正地 « go viral » 。原因無它,因為會 « go viral » 的東西,絕對必須要有絕對大量的轉寄(轉貼),而文字文章無法勾引到絕對大量的閱讀跟轉寄(轉貼)。

就像,不管周星星我再怎麼超級希望能夠有很多部落格讀者來點閱介紹《二十一世紀資本論》(LE CAPITAL au XXIe siècle)這本書的部落格網誌,實況都是不會有很多人對這本書、這個議題、這一篇文章感興趣。既完全不感興趣,遑論還點閱了。這年頭,大家都只是在「玩」、殺時間、「推銷他們的無聊」而已。

所以,可以說是周星星我自己一個人一頭熱,想要多介紹幾分法國經濟學家托馬˙皮凱提(Thomas PIKETTY),但是托馬˙皮凱提找不到能夠讓他跟他的書《二十一世紀資本論》 « go viral » 的讀者,周星星我的部落格也找不到能夠讓本部落格 « go viral » 的讀者。

一切,其實都符合要能夠 « go viral » 的邏輯。

所以,周星星我沒有很傷心;反而,竟然還有一篇周星星的文字文章〈魏應充跟阿基師的搞笑對話〉可以 « was going viral » 或 « went viral » ,這已經是一件很後現代的 « fun » 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el quel 的頭像
    Tel quel

    就像這樣 Tel quel

    Tel qu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