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兩段平行的方向說明前數位影像的歷史
(PRÉHISTOIRE EN DEUX MOUVEMENTS PARALLÈLES)
錄影影像 (vidéo) 的發展,
漸漸地將會經由電腦,
將數位科技帶進電影製片業。
一九六○年代
1963 : Ampex 發展出第一組商業化的錄影 (vidéo) 機器。攝影機重達三十公斤,含監視銀幕的攝影機造價三萬美元。
1965 : Norelco 跟 Sony 生產出可攜帶式的錄影攝影機上市販售。經由白南準 (Nam June Paik)、沃夫․福斯泰爾 (Wolf Vostell) 以及安迪˙沃荷 (Andy Warhol) 的實驗,他們揭開錄影藝術的序幕。
1968 : 實驗電影導演約翰․惠特尼 (John Whitney) 能操作一台新電腦,已足以畫出一些動畫。史丹利․庫柏利克 (Stanley Kubrick) 藉由這技術拍攝出《2001:太空漫遊》(2001 : A Space Odyssey) 部分場景。
一九七○到八○年代
我們已經可以在一些影片裡面,看到由電腦做出的非常寫實的想像世界。在這一階段,主要的代表作有《鑽石宮》(Westworld, Michael Crichton, 1973),《異形第一集》(Alien, Ridley Scott, 1979),《銀翼殺手》(Blade Runner, Ridley Scott, 1982),《電子世界爭霸戰》(Tron, Steven Lisberger, 1982)。
在白南準、布魯斯˙諾曼 (Bruce Nauman)、維托˙阿空奇 (Vito Acconci) 跟丹˙葛拉漢 (Dan Graham) 等人的推動下,錄影影像 (vidéo) 這一塊領域漸漸地成為藝術創作的自足的場域。
1971 : 尚˙厄斯塔許 (Jean Eustache) 坐在他祖母面前,要求她談她的一生;此時有一攝影機固定地拍她、錄下她講的話。厄斯塔許從未碰過錄影影像的東西,但《號碼零號》(Numéro Zéro) 在今日可被視為是今日蔚為風潮的數位紀錄片的濫觴。此種數位紀錄片就是家庭電影 (home-movie),因為擔心一下子就消失了、所以才拍攝的家庭式影像檔案。
- Feb 11 Mon 2008 00:00
數位影像的歷史 1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