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爾․德勒茲之所以成為我極為喜愛的哲學家,是因為他同時也對文學、電影、繪畫感興趣。他先研究哲學史,例如他研究的經驗主義、康德、尼采、斯賓諾莎、柏格森,常常都不算太厚,但見解都很獨到。去年夏我就再拿起他的《尼采與哲學》看,滿認真地作筆記,因為說不定某一天我會再回學校,就以這題目寫論文……但,太遠的夢了。

然後,二十年過去,第一本
《電影一》一出現就嚇壞人了。誰知道這位哲學家居然看過這麼多電影、作過這麼多筆記!在兩年間陸續出版《電影一》跟《電影二》,以德勒茲的哲學基礎是任何其他電影理論家都難以望其項背的。但同樣在巴黎八大任教的賈克․杭希耶 (Jacques Rancière) 曾在《電影筆記》說過,德勒茲的理論不是電影理論,而是電影哲學,所以德勒茲的理論很難套在電影批評上。

你們在還在唸大學的時候就已經有黃建宏先生的中文譯本,絕對是你們的福氣。想當年(一九九四),我為了這兩本英譯本實在花了很大的工夫。我如果沒記錯,
《電影二》的英譯本可輕易地從圖書館外借,所以我就影印了一份。但,《電影一》的英譯本居然放在另外一館,說不能外借就是不能外借。真的很怪,當時我就不懂那些搞分類的人怎麼會把這兩本書拆開來放呢?到最後我上網查,發現台大法商學院圖書館有這本書,所以我就請我在台大唸書的妹妹把這本書借出來也影印了一份。印象中,我是在我唸大學的最後一年先拿起《電影一》的英譯本看,並同時拿起柏格森的《創化論》英譯本看──明眼人才會知道這兩本書彼此之間的關係。印象中我是入伍之後很長一段時間才拿起《電影二》的英譯本看,很有可能是在小金門駐守海防的時候吧(我真的不太確定)。

我覺得《電影一》比較好閱讀(應該跟看過《創化論》有關係),《電影二》有點像天書。但,這絕非是我的理解力比較高,而是有很多概念是中文沒有的,因此即使是看中文譯本,還是會被很多(對我們來說)全新的概念搞得暈頭轉向。所以,我建議你們應該要拿一本英譯本對照某些名詞。

那,到底我懂了多少?老實說,當拿著書看的時候,我覺得我大致都懂;一旦很久沒再看,現在,我真的想不太起來裡面有什麼東西。因為,有可能是因為工作的關係不再讓我有機會再拿起那艱深的書,再來是因為我現在經營電影部落格,全部的時間都投入在不斷要上映的影片(所以也算是電影史的一環),自然不太可能比如:一,為了寫論文所以再拿起《電影一》跟《電影二》;二,為了在部落格炫耀自己很懂德勒茲所以再拿起《電影一》跟《電影二》。短期內,我還有別的計劃,所以暫時是不會再拿起《電影一》跟《電影二》了。

不過,我給你們的建議是:先看符號學的東西,很好!我自己是從羅藍
․巴特 (Roland Barthes) 的符號學著手的,他寫得很清楚,值得再推薦給各位應該要從羅藍․巴特入門。我在學法文的時候,有位老師也是影印一篇《神話學》的文章給我們看,那個時候非常痛苦,幾乎要查兩個晚上的字典才能大概搞懂文章在講什麼,這經驗非常挫折人,相信是所有學外文的人的錐心之痛。但,一旦知道羅藍․巴特在講什麼,就會入迷。所以,後來我花重資把他的《全集》精裝本三本買下來,很多東西比德勒茲的哲學更容易懂。很多事很難說是不是作錯決定,因為後來 Seuil 出版社把《全集》拆成五本平裝本賣,當然是更便宜,而且封面也設計得不錯。

至於德勒茲的
《電影一》跟《電影二》,我的建議是:管它看不看得懂,反正先從第一頁翻到最後一頁就是了。因為,我真的認為,要能夠搞懂《電影一》跟《電影二》,恐怕必須要從現在開始拿起《電影一》跟《電影二》,順便要拿起德勒茲的其它本書(中文的《何謂哲學?》也可,但也會嚇死人)看一看;然後,要花五年的時間,才能搞懂這兩本書。我的意思不是這五年內只看《電影一》跟《電影二》,而是這五年內要一直專心在這兩本書上面(當然還可以看別的書),不能看了一年、然後第二年全心投入經營部落格,第三年又拿起來看,第四年跑去當兵或準備研究所考試……等等,這樣子是不可能看得懂的。我只能說,在求學的過程中,有很多書刺激了我們的思考,然後我們就運用這靈活的思考發揮到別的領域(例如電影評論)。我們是不可能把每一本我們拿起來唸的書都讀懂的,是不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el quel 的頭像
    Tel quel

    就像這樣 Tel quel

    Tel qu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