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昆松是美國人,他父親是美國人,他母親是法國人,他於 1961 3 8 號在法國的塞納河畔哪伊(Neuilly-sur-Seine)──緊鄰巴黎市的巴黎西郊資產階級城鎮──出生,然後住過紐約、布魯塞爾,最後住在巴黎第十六區接受非常嚴謹的大學教育:在萬神殿─索邦大學(Université Paris 1 Panthéon-Sorbonne,巴黎第一大學)唸國際經濟,在政治科學學院(Sciences Po)唸政治經濟學……然後變成很夯的金融顧問。

亨利˙昆松有一個人網頁,很值得參考:
http://henry.quinson.pagesperso-orange.fr/HenryQuinsonEnglish.html

然後我摘錄他自己的簡介(英文的):


Henry C. Quinson was born on March 8 1961 in Neuilly-sur-Seine, near Paris, France. French by his mother and American by his father, he first lived in New-York, Bruxelles and Paris. After graduating at Université Panthéon-Sorbonne (with a major i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Sciences Po Paris (specializing in Politics, Economics and Social Sciences) he was manager at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s Trading Department at Banque Indosuez (then Compagnie financière de Suez's investment bank) where he received financial training in London and at Wall Street. He taught foreign exchange techniques at the Universities of Aix-en-Provence and Bordeaux as well as at the Institut d'études politiques de Paris.

In 1989 he joined the monastary of Tamié, Savoy (France), where he completed his noviciate and then started his studies in Theology with 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Strasbourg. In 1996, he chose to live in an inner city area of Marseille (France) among poor immigrant families where he stayed till 2010 when the neighborhood was rehabilitated.

Bilingual, certified teacher in English and French literature, Henry Quinson teaches in Marseilles. He also is a free-lance translator - John Kiser's Passion pour l'Algérie, les moines de Tibhirine (Nouvelle Cité, March 2006) was awarded the Prix des libraires Siloë 2006). Henry Quinson is an adviser and lecturer on questions related to Theology of Religions, especially Islam, as well as immigration in urban areas. His thoughts have been published by Nouvelle Cité (Prier 15 jours avec Christophe Lebreton, February 2007) ; Moine des cités, March 2008, more than 50000 copies sold) and in quarterlies and magazines such as Commentaire, Communio and Oasis. He has also been invited to talk on all major French radios and televisons.


透過亨利˙昆松的敘述,我們才知道他曾密切地跟堤比鄰基督教修道院保持聯繫。二○○八年,亨利˙昆松出版自傳書《郊區修士˙從華爾街到馬賽北郊》(Moine des cités, De Wall Street aux Quartiers Nord de Marseille, 2008),這本書在隔一年得了一項宗教書籍的獎,賣出超過五萬本。大概是因為亨利˙昆松連續用了兩本書談到堤比鄰修道院,讓札維耶˙波瓦找上亨利˙昆松,請他當顧問(2009-2010)。《人神之間》於二○○九年春天在摩洛哥開拍。

《電視全覽》用很快的速度交代亨利˙昆松的經歷:本來已經是華爾街的 golden boy,突然在二十八歲那一年停下所有一切,跑去靠近阿爾卑斯山的塔米耶 (Tamié) 修道院當修士。就是在這一個階段,亨利˙昆松跟位在阿爾及利亞的堤比鄰 (Tibhirine) 修道院有工作上的聯繫。堤比鄰,原本是阿拉伯文,被拉丁化轉成法文後,有 « Tibhirine » « Tibhérine » « Tibéhirine » 這幾種拼法。

一九八九年,亨利˙昆松在二十八歲之年來到(靠近阿爾卑斯山的)塔米耶 (Tamié) 修道院當修士;在那兒他先認識了修士保羅 (Paul) ──在《人神之間》片中是由尚─馬黎˙弗寒 (Jean-Marie Frin) 飾演──。保羅熱愛詩歌,寫下不少宗教詩歌,交給亨利˙昆松保管,因為保羅將離開塔米耶修道院啟程前往堤比鄰修道院。

一九九○年代爆發阿爾及利亞內戰。周星星我根據《電視全覽》的文章再更動以下事件順序,完全按照編年順序來陳述,有別於《電視全覽》跳來跳去的風格。

一九九三年十月三十號,伊斯蘭武裝團體 (GIA, Groupe islamique armé) 的伊斯蘭武裝份子向阿爾及利亞境內所有外國人下最後通牒,限期三十天內離開阿爾及利亞國境。一九九三年十二月十四號,在堤比鄰修道院外頭幾公里的地方,有十二位克羅埃西亞工人被伊斯蘭武裝團體割喉殺害──這也是《人神之間》片中的第一個血腥暴力鏡頭──。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二十四號,也就是聖誕夜那一夜晚,伊斯蘭武裝團體的 Sayah Attia 率領徒眾來到堤比鄰修道院要求為傷患拿藥,引發第一次正面交鋒。《人神之間》的故事大致就是從一九九三年下半年開始講起。

一九九四年一月八號,亨利˙昆松在他的日記中寫到:「前天(應是指一月六號)保羅跟瑟雷斯丹 (Célestin) 離開堤比鄰前往馬賽,順道來到這兒,塔米耶。我感覺得到他們的心神被折磨 (secoués) 很久了。保羅解釋說,不應該要追求所謂的『殉道的光榮』(la gloire du martyre)。該不該離開(堤比鄰),似乎已是當前之務……」自此之後,亨利˙昆松每個禮拜都透過電話和堤比鄰修道院保持聯繫;但他也說不能什麼都說,因為電話線已經被阿爾及利亞當局監聽。亨利˙昆松提到說,堤比鄰的修士感到非常憂慮,因為「平地弟兄」(frères des plaines) 跟「山地弟兄」(frères des montagnes) 之間的戰爭愈演愈烈──所謂的『平地弟兄』是堤比鄰的修士稱呼阿爾及利亞阿兵哥的稱呼,所謂的『山地弟兄』則是堤比鄰的修士稱呼伊斯蘭武裝份子的稱呼──。

一九九四年五月,神父昂黎˙魏傑斯 (Henri Vergès) 跟修女保羅─愛蓮˙聖─黑蒙 (Paul-Hélène Saint-Raymond) 在阿爾及爾市區內被殺害。非常明顯,非常偏激的伊斯蘭武裝份子不惜殺光阿爾及利亞境內所有的異教徒(主要指基督徒)。

一九九四年九月九號,修士克里斯提昂˙德˙謝傑 (Christian de Chergé) ──在《人神之間》片中是由藍貝˙威爾森 (Lambert Wilson) 飾演──來到塔米耶修道院,這是亨利˙昆松第一次見到修士克里斯提昂。亨利˙昆松在日記中寫下很多當天見到修士克里斯提昂的感想:九四年五月神父昂黎˙魏傑斯跟修女保羅─愛蓮˙聖─黑蒙遇害後,堤比鄰的修士們非常清楚地知道他們將會是被殺害的目標……

一九九六年三月二十六號到二十七號的夜晚,有七位修士被挾持走;他們分別是:修士保羅 (Paul)、修士克里斯提昂 (Christian)、修士克里斯多夫 (Christo-phe)、修士瑟雷斯丹 (Célestin)、修士呂克 (Luc)、修士米歇 (Michel)、修士布呂諾 (Bruno)。被綁架兩個多月後,五月二十一號的前幾天,他們的頭、不見身體在阿爾及爾幾十公里外被人發現;五月二十一號則是由伊斯蘭武裝團體 (GIA, Groupe islamique armé) 宣稱是他們殺了這七位修士。

不過,事後有(應該是法國的)記者展開調查這七位修士被殺害的真正元凶、真實情境,發現阿爾及利亞部隊可能牽涉其中,例如可能是由阿爾及利亞軍人從直升機射殺那七位修士,再布置、嫁禍給伊斯蘭武裝團體。這說法也非說服力百分百,因為在荒郊沙漠中,找不到什麼直接的證據──而且那七位修士的軀體迄今仍下落不明。


//堤比鄰 (Tibhirine) 修士被綁架、殺害的事件發生在一九九六年,據說該事件在歐洲(也許也包括美國?)是件很大的新聞;當時台灣正值三月飛彈危機跟第一次總統直選以及五二○總統就職之時,周星星我當時人也在大膽島「捍衛前線」;不過,我們是不太可能加強報導這種事情的。///

亨利˙昆松擔任《人神之間》的宗教顧問,對該影片僅有一個遺憾:該片沒有提及那些修士們之所以待在阿爾及利亞的理由。他說,你們在《人神之間》這部片裡面幾乎聽不到「阿爾及利亞」(Algérie) 這個字。「該團體中的知識份子克里斯提昂˙德˙謝傑,致力於基督教跟伊斯蘭教彼此之間的對話,曾經在阿爾及利亞戰爭──一九五○年代阿爾及利亞為爭取獨立,和殖民國法國對打的獨立戰爭;法國從法國大陸派兵鎮壓,殺害不少阿爾及利亞人;阿爾及利亞於一九六二年獨立──中擔任少尉軍官 (sous-lieutenant)。他的朋友穆罕默德 (Mohammed) 是一位鄉村警察,把他抓過來救了他一命,因為『民族解放陣線』(FLN, Front de Libération Nationale)要他死。幾天過後,穆罕默德被割喉,克里斯提昂永生難忘。修士保羅 (Paul) 也有參與阿爾及利亞戰爭,他是傘兵,親手做過──或至少親眼見過──非常可怕的事情。修士呂克 (Luc),那位醫生──在《人神之間》片中是由麥可˙龍斯達 (Michael Lonsdale) 飾演──,他在一九五九年曾經被『民族解放陣線』綁架過。修士阿梅岱 (Amé-dée) 是『黑腳』(pied-noir) ──在北非殖民地出生的法國人──,修士克里斯多夫 (Christophe) 是在一九六二年之後才過來阿爾及利亞談合作的事務。」

今天,位在阿爾及利亞的堤比鄰 (Tibhirine) 修道院已廢棄,只有一位阿爾及爾的神職人員會經常去那兒作服務工作,但馬上又會再回到阿爾及爾。

人神之間》選在摩洛哥拍攝,拍攝期超過兩個月。

一些人跟一些神》超大賣  http://blog.yam.com/jostar2/article/25688895
人神之間》四顆星大推薦  http://blog.yam.com/jostar2/article/25688896

《人神之間》的角色圖片  http://blog.yam.com/jostar2/article/33111149
《人神之間》片名的意義  http://blog.yam.com/jostar2/article/3311115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el quel 的頭像
    Tel quel

    就像這樣 Tel quel

    Tel qu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