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二○○八年到今年二○一四年,幾乎是整整六個年頭飛了過去。在這六年間,唯有三部台灣影片「稍微」接近《海角七號》「全台票房五億三千萬」的曠世紀錄:還是魏德聖他自己的《賽德克˙巴萊:太陽旗》(2011),全台灣票房是四億七千兩百萬(新台幣);邱瓈寬執導的《大尾鱸鰻》(2013),全台灣票房是四億一千三百萬(新台幣);九把刀執導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2011),全台灣票房是四億一千多萬(新台幣)。
即使是魏德聖他自己的《賽德克˙巴萊:太陽旗》,全台灣票房「也只是」四億七千兩百萬,距離《海角七號》「全台票房五億三千萬」的曠世紀錄也還差六千萬(新台幣)。
莫非《海角七號》的「全台票房五億三千萬」已經變成永遠無法再高攀的天文票房紀錄?
因此,第一個提問就變成是:「莫非《海角七號》的『全台票房五億三千萬』已經變成永遠無法再高攀的天文票房紀錄?」
照理來說,身為影評人的周星星我,專長應該是在電影評論上方才對;也就是說,照理來說,是身為電影製片、電影發行業才更具備專業來預測全台灣票房或大台北票房才對。但是,影評人周星星我要說:身為電影製片、電影發行業反而不具備「理性」或就是「經驗理性」來綜合判斷台灣電影的全台灣票房。針對第一個提問:「莫非《海角七號》的『全台票房五億三千萬』已經變成永遠無法再高攀的天文票房紀錄?」周星星我要說:看看近六年下來,沒錯!的確!《海角七號》已經成為一個 « unique » 的案例;這意思是說:《海角七號》就是「獨特」的案例,恐怕將後無來者。
讓我周星星向各位分享我對台灣電影全台灣票房的「經驗理性」判斷。
甲/《海角七號》的逆轉勝現象至今就是唯一的獨特。
曾經活過二○○八年九月、十月的台灣人,不會忘記大家口耳相傳《海角七號》這一部台片、紛紛走進電影院觀看《海角七號》的瘋狂現象。就說這是「海角 mania」吧!《海角七號》每一週每一週的全台灣票房數字至今難尋;但幸好在本周星星電影評論部落格仍可以清楚地查詢《海角七號》每一週每一週的大台北票房/周星星我是用一週七天的總票房來計算,並非是用每一個週末三天的票房來計算。全台灣至今仍然只有《海角七號》這一部片一直到第五週都能夠比前一週的票房再上升超過百分之六十。
既然已經說《海角七號》它就是唯一的獨特,所以也可以預測說:能打破「《海角七號》這一部片一直到第五週都能夠比前一週的票房再上升超過百分之六十」這個瘋狂現象的任何一部台片,也有極高的可能性可以打破《海角七號》的「全台票房五億三千萬」的曠世紀錄。如果不是像《海角七號》一樣一直到第五週都能夠比前一週的票房再上升超過百分之六十,那麼,最好期望會有某一部《全面海角七號》第一週七天的全台灣票房立刻就破新台幣一億五千萬塊。
周星星我的看法是:絕大多數台灣影片都在正式上映前已經取得某種程度的被期待度,因此,台灣影片的全台灣票房/大台北票房大多都是逐週遞減票房數字。以某一部《全面海角七號》第一週七天的全台灣票房立刻就破新台幣一億五千萬塊為例,並且以每一週再下降百分之二十的票房數字來計 算,這部《全面海角七號》的全台灣票房總收入大約會是:
《全面海角七號》 | 下跌率 | 總票房 |
150 000 000 | 150 000 000 | |
120 000 000 | - 20 % | 270 000 000 |
96 000 000 | - 20 % | 366 000 000 |
67 200 000 | - 30 % | 433 200 000 |
47 040 000 | - 30 % | 480 240 000 |
23 520 000 | - 50 % | 503 760 000 |
16 464 000 | - 30 % | 520 224 000 |
8 232 000 | - 50 % | 528 456 000 |
5 762 400 | - 30 % | 534 218 400 |
天啊!全台灣票房要破五億三千萬,竟然是這麼地艱難!
乙/近六年來攻頂全台灣票房五億的台灣影片掛零。
除了二○○八年的《海角七號》之外,即使是魏德聖他自己的《賽德克˙巴萊:太陽旗》「也只」衝到全台灣票房四億七千兩百萬,能夠攻頂到全台灣票房五億的台灣影片其實是掛零。這顯示台灣的電影市場在這六年內要嘛是規模一直沒有往外擴大、要嘛就是一直沒有再碰到像《海角七號》一樣能搞出「獨特」的票房成績的台灣影片。
可不是嗎?具備票房野心的台灣影片像是《總舖師》、《大稻埕》跟才上映兩個多月的《KANO》,《大稻埕》竟然只高過兩億一千萬而已,《總舖師》、《KANO》也都只是高過三億多一點點而已;反而,當初沒把票房野心放在心上的台灣影片像是《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大尾鱸鰻》,全台灣票房竟然都超過四億一千多萬。現在,再怎麼想模仿《海角七號》的「新在地美學」的題材、風格,須知非常慘痛的台灣現實:全台灣票房的峰頂大約就落在五億整。
我們不能丟忘近六年來的慘痛經驗/現實:人人都想當魏德聖跟九把刀;但是,現在是連魏德聖跟九把刀他們自己也都沒辦法再超越魏德聖跟九把刀他們自己的紀錄。所以,《KANO》極其慘痛的經驗可以澆醒很多台灣電影春秋大夢;當《KANO》就只能在全台灣賣到三億兩千萬,這就意謂它的製作成本只能控制在一億五千萬左右;當《KANO》再怎麼盡力都不可能讓它在全台灣賣到六億六千萬,這就意謂其它還在製作中的台灣影片千千萬萬別再催眠自己說它們可以在全台灣賣到五億。
丙/搞清楚哪些題材的台灣影片其大台北票房跟大台北以外的票房比例會變得懸殊。
最讓我周星星吃驚的是:《看見台灣》全台灣票房是兩億零幾百萬,其大台北票房卻已經到九千九百萬。《看見台灣》是一部其大台北票房跟大台北以外的票房比例大約呈現一比一的狀態,這證明大台北以外的地區其觀眾們沒像大台北地區的觀眾們一樣愛看紀錄片。
周星星我揭示這一項的重要性:如果沒有「大眾電影」 « le cinéma populaire » 的調性跟潛力,一部台灣影片的全台灣票房的上限大約就只是三千萬而已。你要拍台灣版的《社群網站》例如像是《無名小站》的片名,你就必須把《無名小站》的製作成本控制在一千五百萬左右;你要拍台灣版的《烈火悍將》例如像是《霹靂烈火》的片名,你就必須把《霹靂烈火》的製作成本控制在兩千萬左右,並寄望該片能賣出國外版權;你要拍台灣版的《愛情限時簽》例如像是《大陸妹˙姊弟戀》的片名,你就必須把《大陸妹˙姊弟戀》的製作成本控制在三千萬左右,讓它變成兩岸合拍片。(待續)
二○一四年五月八號初發表
以下資訊,敬請參考(若票房數字有誤,盼提出勘正):
《海角七號》(2008)全台灣票房是五億三千多萬(新台幣)
《艋舺》(2010)全台灣票房是兩億六千萬(新台幣)
《雞排英雄》(2011)全台灣票房是一億兩千八百萬(新台幣)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2011)全台灣票房是四億一千多萬(新台幣)
《賽德克˙巴萊:太陽旗》(2011)全台灣票房是四億七千兩百萬(新台幣)
《賽德克˙巴萊:彩虹橋》(2011)全台灣票房是三億一千七百萬(新台幣)
《陣頭》(2012)全台灣票房是三億一千七百萬(新台幣)
《痞子英雄首部曲:全面開戰》(2012)全台灣票房是一億五千多萬(新台幣)
《愛》(2012)全台灣票房是一億六千萬(新台幣)
《犀利人妻最終回:幸福男.不難》(2012)全台灣票房是一億三千多萬(新台幣)
《大尾鱸鰻》(2013)全台灣票房是四億一千三百萬(新台幣)
《總舖師》(2013)全台灣票房是三億一千九百萬(新台幣)
《看見台灣》(2013)全台灣票房是兩億零幾百萬(新台幣)
《大稻埕》(2014)全台灣票房是兩億一千多萬(新台幣)
《KANO》(2014)全台灣票房是三億一千多萬(新台幣)
《等一個人咖啡》(2014)全台灣票房是兩億六千萬(新台幣),尚未結束
〈破億台片接力賽〉 | 〈破億台片接力賽〉 | 〈破億台片接力賽〉 | 〈破億台片接力賽〉 | 〈破億台片接力賽〉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