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星我已經在這一期的《電影欣賞》算是中等程度地介紹了柯奇許,所以我不再贅述/詳述他執導的每一部片。但是,先看看他的劇情長片年表:

2000 : La Faute à Voltaire
都是伏爾泰的錯》
2004 : L'Esquive《愛情躲貓貓》
2007 : La Graine et le Mulet《種子跟鯔魚》

我在電影導演辭典已經提到過,柯奇許曾經先當過電影演員,例如在安德黑․鐵希內
(André Téchiné) 的影片裡面擔綱過一個配角。後來,柯奇許想自己執導電影,所以他在一九九○年代初開始編寫劇本。第一個劇本,其實就是《愛情躲貓貓》,當時名為《為愛情謙恭有禮的阿布德勒克里姆》(Abdelkrim poli par l'amour),一九九二年送到「國家電影中心」,應該是想申請「票房預付金」──非常獨特的法國制度:一部片上映之後總是會有一些票房收入,是不是;國立的「國家電影中心」負責管理一大筆基金,把未來可能會有的票房收入先付給製片公司當製片預算,可解決執行製作時必須要先使用到的資金的問題──;但沒有成功。一九九五年柯奇許獲得了編寫《都是伏爾泰的錯》劇本的預付款,他開始埋頭努力寫劇本。寫完之後,柯奇許找來侯胥迪翟姆 (Roschdy Zem) 先拍了一部試拍片 (un pilote),但之後又得再等待好運氣。

《都是伏爾泰的錯》的劇本吸引製片尚
-弗杭蘇瓦勒波提 (Jean-François Lepetit) 的注意,於是,透過製片,《都是伏爾泰的錯》終於獲得「國家電影中心」撥下的「票房預付金」,柯奇許終於可以開拍《都是伏爾泰的錯》。他想要再找來侯胥迪翟姆,但一則是後者拍片忙碌,二則可能是柯奇許已經付不起侯胥迪翟姆的價碼,於是,改由山米․布瓦吉拉 (Sami Bouajila) 擔綱男主角。

《都是伏爾泰的錯》開拍了;但是用事後諸葛亮的眼光再回頭看這部片,我們發現《種子跟鯔魚》已經存在了。柯奇許證實說,《種子跟鯔魚》的劇本大致上是已經寫好了,所以他才在《都是伏爾泰的錯》裡面,靠在(巴黎)地鐵裡面賣報紙的山米
․布瓦吉拉來說:「來喔,來買 Macadam 報喔,裡面有折價券,看《種子跟鯔魚》可打九折喔!」(une réduction de 10 % pour le film La Graine et le Mulet)

然後,再根據柯奇許的訪談,他本來還想再在《愛情躲貓貓》宣傳《種子跟鯔魚》;但是因為拍完《都是伏爾泰的錯》之後,他一直找不到資金來拍《種子跟鯔魚》,所以他為了避免霉運,才把那鏡頭給剪掉。《種子跟鯔魚》又多安眠了幾年。

直到二○○五年二月《愛情躲貓貓》在凱撒獎大獲全勝,囊括四座凱撒獎(其中三項更是最大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這股氣勢終於促成《種子跟鯔魚》要開拍;而且,擔綱製片的不是什麼阿貓阿狗,而是克勞德
․貝黎 (Claude Berri)。後來影片由百代 (Pathé) 發行,規模已近乎是商業片。今年二月,《種子跟鯔魚》再在凱撒獎大獲全勝,囊括四座一模一樣的凱撒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最有希望女演員)。史無前例。

柯奇許無疑多熬了很多年。即使是像法國多少已經提供給很多新導演機會拍片的國家,也還是會在多年之後挖出一段歷史,證明當前的大成功其實是已經被拒絕多次的倖存品,就像某些文學、哲學經典當初被一堆出版社拒絕出版一樣──各位知道嗎,伽里瑪出版社
(Gallimard) 現在大賺傅柯 (Michel Foucault) 著作的錢,但當初就是它拒絕出版傅柯的第一本大著作《古典時代瘋狂史》。從柯奇許看台灣,其實台灣並不缺資金跟劇本,但台灣很缺具備社會意識的編導;那些太美言當代台灣導演的文章,全部都太寬容了。

周星星我先提出提醒/警告:《種子跟鯔魚》完全不像是台灣觀眾能夠欣賞的影片,即使是金馬影展的觀眾群亦然。

這兒牽涉到兩個我想談的問題:一,台灣觀眾到底能被區分出幾種類別?性質為何?二,台灣電影能否再有爆出新浪潮的條件?

以後再談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el quel 的頭像
    Tel quel

    就像這樣 Tel quel

    Tel qu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