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瑞斯特․惠塔克 (Forest Whitaker) 如願以《最後的蘇格蘭王》(The Last King of Scotland) 奪得美國奧斯卡最佳男主角,他是第四位非洲裔演員拿到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第五位非洲裔演員拿到奧斯卡最佳男、女主角這一類獎項,跟珍妮佛․哈德遜 (Jennifer Hudson) 並列第十位非洲裔演員拿到奧斯卡最佳演員獎(最佳男、女主角跟最佳男、女配角混在一起)這一類獎項。詳細的內容,請再點進「影迷猜猜看之二」這篇網誌觀看。
若依年代順序把最佳男、女主角跟最佳男、女配角混在一起,則有以下非洲裔演員得獎:
1940 : 哈蒂․麥克丹尼爾《亂世佳人》:最佳女配角獎。
1964 : 西德尼․波提耶《原野遊龍》:最佳男主角獎。
1990 : 丹佐․華盛頓《光榮戰役》:最佳男配角獎。
1991 : 琥碧․戈德柏《第六感生死戀》:最佳女配角獎。
1997 : 小古巴․古汀《征服情海》:最佳男配角獎。
2002 : 丹佐․華盛頓《震撼教育》:最佳男主角獎。
2002 : 哈蕾․貝利《擁抱豔陽天》:最佳女主角獎。
2005 : 傑米․福克斯《雷之心靈傳奇》:最佳男主角獎。
2005 : 摩根․佛里曼《登峰造擊》:最佳男配角獎。
2007 : 佛瑞斯特․惠塔克《最後的蘇格蘭王》:最佳男主角獎。
2007 : 珍妮佛․哈德遜《夢幻女郎》:最佳女配角獎。
周星星我要提的問題是:
一,還有沒有必要再去算第幾位非洲裔演員拿到奧斯卡最佳男主角?
二,還有沒有必要再去算第幾位非洲裔演員拿到奧斯卡最佳女主角?
三,還有沒有必要再去算第幾位非洲裔演員拿到奧斯卡最佳演員獎(最佳男、女主角跟最佳男、女配角混在一起)?
周星星我的答案是:一,沒必要,因為只要算到前三名就可以了。佛瑞斯特․惠塔克是第四位,對他本人是非常有意義,但是對這一類的統計已經開始降低它的重要性(後再詳論)。二,有必要,因為到目前為止只有哈蕾․貝利是唯一一位非洲裔奧斯卡最佳女主角,要再創紀錄還必須再等待,且此紀錄還是有它的重要性。三,當這人數已經達到十位數了,只有繼續記錄名單是可做的事;但算到第幾位會不會有點太無聊?
綜合以上幾個問題,我要提示幾個未來應該注意的方向:單純看未來的某一個年度,會有點太短視。最完美的境界是大家全都是色盲,因此未來會出現什麼結果大家都不會再作種族主義的解釋。例如:自 2008 年到 2027 年這二十年間,如果:一,沒有任何一位非洲裔奧斯卡最佳男主角,表示非洲裔男演員沒有耀眼的表現;二,出現十位非洲裔奧斯卡最佳男主角,表示非洲裔男演員有很精采的表現;三,出現二十位非洲裔奧斯卡最佳男主角,表示非洲裔男演員有絕頂精采的表現。在第二跟第三個狀況中,不能再出現「太多非洲裔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的聲音,因為這個聲音是假設非洲裔男演員只能佔某一部分的比例而已,例如四分之一(二十年中拿下五個非洲裔奧斯卡最佳男主角),則這個聲音擺明是種族主義的偏見。同樣地,如果二十年中沒有任何一個非洲裔奧斯卡最佳男主角,也不能說美國影藝學院被種族主義籠罩二十年,因為這個聲音仍然是假設非洲裔男演員一定要佔到某一部分的比例,例如四分之一(二十年中拿下五個非洲裔奧斯卡最佳男主角),則這個聲音依舊還是種族主義的偏見。我說過:最完美的境界是大家全都是色盲,全部都憑演員的表現打分數。
但是,這個「最完美的境界」也根本不可能出現,所以,各家聲音依舊會互相打架。有一個前提要先注意:美國好萊塢、獨立製片可能都不會給非洲裔演員太多好角色,因此非洲裔演員在入圍奧斯卡、在奪得奧斯卡是已經先吃虧的。撇開這個前提先不談,光就 2000 年到 2007 年這八年間來看,美國影藝學院就給了三座非洲裔奧斯卡最佳男主角、一座非洲裔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兩座非洲裔奧斯卡最佳男、女配角,加起來共六座非洲裔奧斯卡最佳演員獎,實在是二十年前難以企盼的夢。
這議題還有其它很多複雜的角度可切進討論,盼各位能提出精闢的見解。
- Feb 26 Mon 2007 00:00
惠塔克、哈德遜:第 N 位非洲裔最佳演員獎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