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歇˙弗侯東、艾曼紐埃耳˙布宇多 (Emmanuel Burdeau)安端˙梯禾庸 (Antoine Thirion) 以及寫出一篇影評的尚-菲利普˙泰塞 (Jean-Philippe Tessé) 都給《水中的女人》很高的評價,僅夏洛特˙軋松 (Charlotte Garson) 例外(不喜歡該片)。

根據尚-菲利普˙泰塞之見,奈特˙夏馬藍的標準模式已是「《靈異第六感》加《驚心動魄》」。故事發生在某處一幢住宅大樓,整部影片並未告知位在美國何處,甚至不太像是位在美國,大樓腳側有一座游泳池,大樓遠方則是一座森林,實在是太像以往的夏馬藍。這「地方」的功用是為了「相會」,相會的對象則包括鬼魂、惡的力量、火星人、森林怪物等等,這一次亦不例外。如果我們(觀眾)想進入夏馬藍的世界玩遊戲,泰塞建議用「詭異」(l’étonnement) 的觀點看待夏馬藍。夏馬藍利用一些「詭異」的場景建立起他的風格,因此他並沒有重新發明另一套敘事方式,他只是重新去定義何謂「神奇」(或譯為『驚奇』、『奇幻』,le fantastique。泰塞把夏馬藍推到賈克˙涂能 (Jacques Tourneur),的確是一招驚奇的撇步。

弗侯東有一篇文章談兩個展覽,第一個展覽是位在龐畢度文化中心 (le Centre Pompidou) 的尚-呂克˙高達 (Jean-Luc Godard) 他自己統籌設計、名為《烏托邦旅程》(Voyages en utopie) 的展覽(8 14 號結束),第二個是位在卡地亞基金會 (la Fondation Cartier) 的阿妮耶思˙華達 (Agnès Varda) 的《島嶼和她》(L’Ile et Elle),還將進行到 10 8 號。華達的展覽名稱玩了一個同音的遊戲,原來唸起來幾乎就是《他和她》(Il et Elle)弗侯東為了地理位置玩了一個遊戲,雖然沒什麼意義,但台灣影迷應該還是會覺得興味盎然。即,以塞納河為界,高達的龐畢度中心位在右岸,而華達的卡地亞基金會位在左岸(la Fondation Cartier, 261 boulevard Raspail, 75014 Paris)。即使人不能在巴黎,筆者建議各位可瀏覽一下這網站 http://fondation.cartier.com/ ,有英文的服務,作虛擬的參觀。

-米歇˙弗侯的〈空間中的高達和華達〉(Godard and Varda in Space) 這篇文章有英譯版本可供參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el quel 的頭像
    Tel quel

    就像這樣 Tel quel

    Tel qu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