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很罕見地,行政院長謝長廷先生(
到底國際是怎樣?全歐洲現在只剩下白俄羅斯繼續保有死刑(那是因為白俄羅斯已經是全歐洲僅存的獨裁政權),《歐洲聯盟憲法》(英文版請在這邊自動點進去,法文版請在這邊自動點進去)也在第二章第二條第六十二款(Partie II,Article II-62)有關「生命權」(Droit à la vie)提到:一,「所有人都擁有生命權。」(Toute personne a droit à la vie.)以及二,「沒有任何人能夠被判死刑,亦不能被執行死刑。」(Nul ne peut être condamné à la peine de mort, ni exécuté.)雖然此憲法被通過的日期遙遙不可望,但最該學習的是為什麼歐洲人要把「反死刑」條文納入歐憲。
台灣在進步,還是每天都在退步?如果台灣的死刑無法在陳水扁先生任內被廢除,目前最令人好奇的是在二○○八年春天之前,極有可能代表國民黨競選總統的馬英九先生是否能像一九八一年的法國總統候選人弗杭蘇瓦•密特朗 (François Mitterrand) 一樣:無懼當時高度支持死刑的民意(冒著可能觸犯民意的危險),硬是在競選時在電視上宣稱「我知道大部分民眾是支持死刑的,但是我自己個人的信念是反對死刑。」為了呼應米歇˙傅柯 (Michel Foucault) 在〈反死刑〉(Contre la peine de mort) 一文的最後一段話,讓台灣的政府時時感受到有人在抨擊它的死刑,而且是來自它自己的公民以及國際社群,相信它會更積極想破除一賠一百萬的魔咒。
套用一句同性戀人權運動喊出來的(筆者認為非常有力的)一句口號:「憤怒即行動」(COLÈRE = ACTION)是的,現在應該要對台灣仍繼續保持死刑感到憤怒。您的憤怒,即代表一分促進廢死刑的重要的力量。
如果您的確對台灣仍繼續保持死刑感到憤怒,您可以在這邊留下您的大名及您的心聲。但請注意,這並非是連署,因為我無力組織這更加龐大的運動。在這邊,只是反應您的心聲而已。原則類似:留下您的大名,性別,(但這一次多加一個)年齡,居住地(鄉鎮市區),以及您的心聲。
參考 www.peinedemort.org 是法文版,以及 www.worldcoalition.org 有英文跟法文版。(本文刪節版應該會出現在《當代》雜誌十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