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英語系電影之強大影響力,再次從《最後的蘇格蘭王》本片可看到。當周星星我正愁已經沒有青年人、中年人看得懂《站在子彈上的男人第一集》(Naked Gun, 1988) 的開場最難被猜到的獨裁者時,一位蘇格蘭導演凱文麥當勞 (Kevin Macdonald) 拍了《最後的蘇格蘭王》,讓佛瑞斯特․惠塔克摘下金球獎影帝、並正朝奧斯卡影帝邁進,讓媒體圈、文化界又有藉口再談起烏干達的阿明達達將軍。但,為什麼我的「第一」就該是第一?因為,當我看到法國、阿爾及利亞聯合製作的《光榮歲月》(Indigènes) 入圍今年的美國奧斯卡第一階段的外語片時,今天(一月十八日)的《中國時報》竟然還不為這部已經在去年的金馬影展亮相過的片寫出中文片名,再對照去年在台灣上映(還在大台北賣破一百萬)並在網路上無恥、無聊地硬是亂扯上台灣政局的《盧安達飯店》(Hotel Rwanda),這部美國製作的「非洲片」突然讓台灣觀眾知道一九九四年曾經有個大屠殺。就像美國好萊塢曾經拍出一部自動步槍的槍聲居然連續運轉了兩小時的《黑鷹計劃》(Black Hawk Down) 可以讓台灣觀眾知道這件一九九三年的事,但也可以讓台灣觀眾完全不知二○○七年的此時索馬利亞為什麼和衣索比亞打起仗來。不管是《光榮歲月》、《香德馬斯的散步者》(Le Promeneur du Champ-de-Mars) 這些法國片或阿根廷片《砲火磷磷》(Iluminados por el fuego),都會因為它們的國籍的關係而不被引進到台灣,因此,也就不會有人在台灣(的媒體圈、文化界)討論《光榮歲月》的北非傭兵、《香德馬斯的散步者》的密特朗總統、《砲火磷磷》的福克蘭戰爭──《砲火磷磷》像不像是英國某導演(例如肯洛區)拍攝的阿根廷人的觀點的福克蘭戰爭呢(《來自福克蘭群島的信》!)?可偏偏《砲火磷磷》正是阿根廷觀點的福克蘭戰爭!

第二,別以為大部分的影評人見聞都很廣。《盧安達飯店》之前,哪位影評人認得盧安達的大屠殺?就像,假使喬治․克魯尼 (George Clooney) 真的要為蘇丹拍攝一部美國製作的劇情片,在那影片上映之前又有哪位台灣影評人敢大致說明一下蘇丹的屠殺是如何造成的?拿著美國人已經寫好的《盧安達飯店》影片本事,照抄並引申一下,馬上宛如盧安達問題專家。要知道:影評是要針對那一部影片來作評論,不是一篇號稱是影評的一千字文章裡面就有四百字在大概說明那一段歷史。每一次一牽涉到歷史(不管是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關於尤太人的大屠殺 la Shoah關於美國的越戰……),就有一堆把讀者當作是小學學生、因此必須要針對小學學生介紹一下歷史的「影評」!等著看,為了《最後的蘇格蘭王》,大家寫來寫去都只會是那些東西而已!

第三,影評人如果只以電影史為治學對象,見聞就將貧瘠。這就是為什麼周星星我業餘仍關注政治地理的原因,因為我看電影是在在乎電影裡面的人道。周星星我坦承:我一點都不認識烏干達歷史、阿明
達達將軍,我只認得阿明達達將軍這個人而已,因此可以從《站在子彈上的男人第一集》得到知識樂趣而已。但,好歹二○○三年他闔屁的新聞我還看得懂(就像去年我也看得懂皮諾謝闔屁的新聞),也知道他是位一百九十一公分、體重超過一百公斤的狂人。網路上的百科全書,都有介紹他的條目。

維基百科的中文條目(很不詳細),請點這裡
維基百科的英文條目(很詳細),請點這裡
維基百科的法文條目(很詳細),請點這裡

大英百科很爛,要付費才看得到。因此,
周星星我將利用時間翻譯維基百科的法文條目到中文條目裡面。

巴貝
․施洛德 (Barbet Schroeder) 過一部紀錄片《阿明達達將軍》(Général Idi Amin Dada : Autoportrait),美國是 Criterion 發行 DVD,相信也可從中國跟網路找得到這部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el quel 的頭像
    Tel quel

    就像這樣 Tel quel

    Tel qu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