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an Hunt(由 Tom Cruise 飾)要和未婚妻 Julia Meade(由 Michelle Monaghan 飾)結婚,但他的乾妹妹 Lindsey Farris(由 Keri Russell 飾)危險的處境逼得他重操舊業。「『不可能』不是韓特。」Monsieur Hunt 從美國殺到德國,竟因此陷入國際軍火大亨 Owen Davian(由 Philip Seymour Hoffman 飾)的陰謀。「IMF」(變成 Impossible Mission Force)專員 Ethan Hunt 開始追蹤「兔腳」(Rabbit's Foot) 的行蹤,典型的一個「麥加芬」(MacGuffin)(尾註二)讓一個「IMF」團隊從梵蒂岡再殺到中國上海,最後揪出壞人是 Ethan Hunt 的上司 John Musgrave(由 Billy Crudup 飾)。
超級巨星湯姆․克魯斯 (Tom Cruise) 希望每一集的《不可能的任務》都能有很明顯不一樣的風格,光這一點導演 Jeffrey Jacob․阿伯拉姆斯 (J.J. Abrams) 相當盡職。開場是優異表現,我們見到血脈賁張、被縛住的英雄,我們也見到異常冷血、極端變態的反派,更重要的是直接顛覆「in extremis」(尾註三)的劇本公式:在最後一刻,所有的困難都獲得解決。直接了當不廢話:韓特先生的愛妻被槍斃了。
這第三次的不可能的任務也幾乎有不可能的政治氛圍:「Democracy wins.」(民主獲勝。)John Musgrave 如是說。換言之,是美國政治勢力的一隻髒手引導美國政府/軍隊介入第三世界的民主化(亦即『美國化』)過程。劇本近乎奇想,軍火大亨富可敵國、強可建軍,柏林跟維吉尼亞橋上這兩場已近軍事戰役,戰鬥直昇機跟飛彈都出爐讓 Ethan Hunt 不再是模仿○○七的超級特務,而更像是大都會裡的藍波 (Rambo)。是的,《不可能的任務三》震撼的影像更像是戰爭片,然後痛苦的回憶──《第一滴血第三集》示範給我們的歷史課程是『我們終於知道蘇俄部隊撤離阿富汗的真正的理由:藍波』──再上眉頭:不會吧,打小布希執政團隊一巴掌的人居然是韓特先生?
如果直昇機可以穿梭在一群風力發電機中疾飛而不撞爆,如果韓特可以像小老鼠一樣躲過任何一顆飛彈,那麼,「『不可能』不是韓特。」梵蒂岡、上海終究算是比較符合邏輯的場景,梵蒂岡地窖、上海古道更是比較人性的歷史典故。遊戲要再玩得更出人意料,就是必須不能濫用自己的典故:適時出現的人皮面具解決了韓特先生的愛妻的問題。但它為自己製造問題:Owen Davian 被棄置,John Musgrave 竄出來製造驚奇。只是,這驚奇效果似乎有限:如果您是超級影迷,須知好萊塢的編劇聖經第一條就是「反派混在好人裡面」──早在美國 John Musgrave 就已經啟人疑竇。
導演 Jeffrey Jacob․阿伯拉姆斯和湯姆․克魯斯聯手打造一個大幅向右轉的英雄人物:安於身為體制內的良心,勇於揪出團隊裡的叛徒,拋棄浪漫把妹(第二集)的荒唐歲月,擁抱忠貞穩定的家庭價值觀。氣質上,Ethan Hunt 不再具備曖昧的幽默感(長髮飄逸的第二集),而是堅毅地對抗恐怖份子、恐怖主義。情節雖然緊湊,場面的確勁爆,但最應該著重的絕對不是說服不了人的男女私情,反而應該要是 Ethan Hunt 的人性面。看到他愈來愈像超人、愈來愈像藍波,更加促使周星星我提供第四集跟第五集的導演人選:第四集由昆汀․塔倫提諾 (Quentin Tarantino) 執導,片名改成是 Pulp Mission,繼續玩弄行李箱那個「麥加芬」;第五集由王家衛 (WKW) 執導,片名改成是 In the Mood for the Mission,推薦配樂用鄧麗君。「『不可能』不是韓特。」周星星評價:《不可能的任務三》★★
尾註:(一):「Impossible n'est pas français.」:「『不可能』不是法文。」不知道基於什麼理由,自周星星幼時習得之用語居然是「在我的字典裡,沒有『不可能』這三個字。」當時拿破崙一世向勒馬華 (Lemarois) 將軍說:「您曾寫信給我:『這是不可能的事。』不過『不可能』不是法文。」(Ce n'est pas possible ; m'écrivez-vous. Ce n'est pas français.) 後來,直接演變成「Impossible n'est pas français.」:「『不可能』不是法文。」二○○六年世界盃足球賽,法國隊擊敗巴西隊的翌日,《世界報》網站的頭條標題即是「Impossible n'est pas français.」不過這標題只維持數小時就又變成比較傳統的標題。(二):斯洛汶尼亞哲學家斯拉否․紀傑克 (Slavoj Žižek)(見下圖)二○○三年把美國宣稱伊拉克擁有的「大規模毀滅性武器」指為一種「麥加芬」。根據一九六六年出版的弗杭蘇瓦․楚浮 (François Truffaut) 對阿耳弗雷德․希區考克 (Alfred Hitchcock) 的經典訪談錄,希區考克親自解釋:「在英國(英格蘭)的一列火車上面,兩位旅客互相交談。其中一位問:『對不起,先生,請問您在您頭上的奇怪的包包是什麼東西?』『喔,這個呀,這是一個麥加芬。』『是作什麼用呢?』『目的是為了設陷阱補抓一些蘇格蘭山上的獅子。』『啊??但是蘇格蘭山區沒有獅子呀!』『喔,那就沒有麥加芬了。』所以你看,一個麥加芬即什麼都不是。」(三):「in extremis」,拉丁文,「最後一刻」。
最後,感謝好友傑克的催促,不然這篇影評生不出來。其實我已經構思這篇影評很久,只等今天有閒才一鼓作氣飆到完。另外,在不是影評的這一個小角落我想說:Ethan Hunt 的乾妹妹 Lindsey Farris(由 Keri Russell 飾)不是寄了一個超微膠捲給他嗎?這似乎不合理。人家都已經被縛住了,居然還可以偷偷地面對鏡頭講話跟錄影,還找得到國際快遞來取件、寄件,恐怕是要五毛給零塊,你們說奇怪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