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鏡頭因為沒有中文字幕,而且也沒有多加解釋,所以很容易就略過它、不知為何如此開場(尤其是都沒有對話):實際上是一位女人從中學(高中)走出來,然後開車回到她的住處,看到那邊是一團亂。一直要到另外一個地方,我們才知道:她叫珍娜 (Jeanne),剛剛她去的地方其實是她男朋友馬提厄 (Mathieu) 的住處;而她自己的住處則借給了她的表妹該靄兒 (Gaëlle) 暫住。
珍娜在她同學家(可能是中學同學吧)新認識年輕可愛的娜塔莎 (Natacha) ──珍娜怎麼會認識娜塔莎,算是劇情的『雷』吧;所以請觀眾自行享受觀影的樂趣。珍娜跟娜塔莎彼此互相自我介紹,珍娜是中學的實習哲學教師(只有高中高三這一年有哲學課),娜塔莎則是在巴黎主修鋼琴的音樂學生。珍娜跟娜塔莎是在巴黎郊區的蒙莫宏希 (Montmorency) 認識的;就是因為不是在巴黎,所以有返回巴黎的交通問題,珍娜答應娜塔莎的請求,開車載娜塔莎回巴黎並住在娜塔莎家(時間是禮拜五夜晚)。
珍娜本打算利用禮拜六下午的時間看看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G-Flammarion 版本),但拗不過娜塔莎的要求,變成又要到娜塔莎的另外一個家:位在楓丹白露 (Fontainebleau) 的獨幢宅院,還可以賞花健行。
禮拜三晚上,娜塔莎的父親伊果 (Igor) 從羅馬出差回來,娜塔莎希望父親留下來跟著珍娜一起用晚餐,但伊果又再打電話給他的女朋友伊芙 (Eve) 教她也趕快過來用餐,讓娜塔莎非常不快。娜塔莎不喜歡伊芙,因為伊芙跟她年紀相當。早在楓丹白露的時候,娜塔莎就已經向珍娜講過「一串項鍊」(un collier) 的故事,她一直懷疑那串項鍊是被伊芙偷走的。沒想到在晚餐時,珍娜跟伊芙竟然聊康德聊得很起勁,讓娜塔莎很不是滋味。(以下因為劇情曲折,不再簡述劇情。)
在表象上,侯麥刻意製造出一個一男三女的關係──尤其是中途才冒出來的伊果突然變成三個女人的交集點;但是,這畢竟不是《夏天的故事》,所以伊果跟他女兒娜塔莎的這一條線不能算是戀愛關係。然後,在實質上,筆者認為《春天的故事》是一部關於「堅持立場」跟幾乎是「永恆的誤會」的影片。
經歷過開場一連串的驚奇遭遇之後──非常非常棒的劇本編寫(但在此不詳細分析)──,娜塔莎將「一串項鍊」懸掛起來,真相 (la vérité) 的問題就此被引進。娜塔莎有她的看法,伊果無奈地問珍娜「娜塔莎還是這樣說的嗎?」;伊芙她本人當然不耐;換成珍娜──我們觀眾變得跟珍娜一樣──已經搞不太清楚事實的真相究竟為何。更糟的是珍娜還誤以為是娜塔莎故意設計出一個圈套,好讓珍娜能夠跟娜塔莎的父親伊果單獨相處在一起。換言之,縱使前面的鋪陳弄得很長(但是很有趣),但《春天的故事》的重點全集中在娜塔莎她所引起的各種猜忌、不耐煩跟會造成的戲劇事件(雖然女主角依舊還是比較成熟的珍娜。)
果然如同預期,伊果逐步向珍娜試探愛情的化學反應;珍娜長篇大論她男朋友馬提厄的個性。根據 Joël Magny 的研究,在《春天的故事》之前,侯麥已很少把一位四十多歲的男人寫進劇本裡;因此,伊果此角色有點像是侯麥他的化身。比如,伊果對待別的作家的作品非常寬容,卻對自己撰寫的小說嚴苛無比(所以一直還未完稿)。飾演伊果的雨格柯斯鐵 (Hugues Quester) 有點瘦、有點駝背,的確有些神似侯麥他本人。就算影片以珍娜買花代表春天來了,又何嘗不是在暗示中年男人伊果在春天時分動上精神層面的真情(因為他跟伊芙很浮面)?
讓筆者引述一段侯麥接受義大利媒體(弗羅倫斯 [Florence] )專訪談到《春天的故事》的文字:「我希望藉由《春天的故事》這樣的一部影片來表達不接受日常生活的暴力。針對今日的很多片,我的怨言是:並非是真的有太多的暴力,而是這些片把暴力呈現得像是每天都會發生的暴力。現在是把暴力處理成常態;縱使的確是有暴力存在,但是在生活中,暴力其實是很罕見的──暴力常常是含蓄的,反而很少公開的暴力。但是現在,沒有一部片裡面的角色不是在彼此辱罵,大家都在打架,更何況對話所採用的字彙真的是污穢、不入流。這已是陳腔濫調。我呢,我想呈現即使一些人彼此不喜歡對方,但也是用異常低調的方式來表現這種不喜,因為我喜歡用點模稜兩可,現在已罕見有影片是用模稜兩可的風格在拍片了。」(2005)周星星評價:《春天的故事》★★★
珍娜在她同學家(可能是中學同學吧)新認識年輕可愛的娜塔莎 (Natacha) ──珍娜怎麼會認識娜塔莎,算是劇情的『雷』吧;所以請觀眾自行享受觀影的樂趣。珍娜跟娜塔莎彼此互相自我介紹,珍娜是中學的實習哲學教師(只有高中高三這一年有哲學課),娜塔莎則是在巴黎主修鋼琴的音樂學生。珍娜跟娜塔莎是在巴黎郊區的蒙莫宏希 (Montmorency) 認識的;就是因為不是在巴黎,所以有返回巴黎的交通問題,珍娜答應娜塔莎的請求,開車載娜塔莎回巴黎並住在娜塔莎家(時間是禮拜五夜晚)。
珍娜本打算利用禮拜六下午的時間看看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G-Flammarion 版本),但拗不過娜塔莎的要求,變成又要到娜塔莎的另外一個家:位在楓丹白露 (Fontainebleau) 的獨幢宅院,還可以賞花健行。
禮拜三晚上,娜塔莎的父親伊果 (Igor) 從羅馬出差回來,娜塔莎希望父親留下來跟著珍娜一起用晚餐,但伊果又再打電話給他的女朋友伊芙 (Eve) 教她也趕快過來用餐,讓娜塔莎非常不快。娜塔莎不喜歡伊芙,因為伊芙跟她年紀相當。早在楓丹白露的時候,娜塔莎就已經向珍娜講過「一串項鍊」(un collier) 的故事,她一直懷疑那串項鍊是被伊芙偷走的。沒想到在晚餐時,珍娜跟伊芙竟然聊康德聊得很起勁,讓娜塔莎很不是滋味。(以下因為劇情曲折,不再簡述劇情。)
在表象上,侯麥刻意製造出一個一男三女的關係──尤其是中途才冒出來的伊果突然變成三個女人的交集點;但是,這畢竟不是《夏天的故事》,所以伊果跟他女兒娜塔莎的這一條線不能算是戀愛關係。然後,在實質上,筆者認為《春天的故事》是一部關於「堅持立場」跟幾乎是「永恆的誤會」的影片。
經歷過開場一連串的驚奇遭遇之後──非常非常棒的劇本編寫(但在此不詳細分析)──,娜塔莎將「一串項鍊」懸掛起來,真相 (la vérité) 的問題就此被引進。娜塔莎有她的看法,伊果無奈地問珍娜「娜塔莎還是這樣說的嗎?」;伊芙她本人當然不耐;換成珍娜──我們觀眾變得跟珍娜一樣──已經搞不太清楚事實的真相究竟為何。更糟的是珍娜還誤以為是娜塔莎故意設計出一個圈套,好讓珍娜能夠跟娜塔莎的父親伊果單獨相處在一起。換言之,縱使前面的鋪陳弄得很長(但是很有趣),但《春天的故事》的重點全集中在娜塔莎她所引起的各種猜忌、不耐煩跟會造成的戲劇事件(雖然女主角依舊還是比較成熟的珍娜。)
果然如同預期,伊果逐步向珍娜試探愛情的化學反應;珍娜長篇大論她男朋友馬提厄的個性。根據 Joël Magny 的研究,在《春天的故事》之前,侯麥已很少把一位四十多歲的男人寫進劇本裡;因此,伊果此角色有點像是侯麥他的化身。比如,伊果對待別的作家的作品非常寬容,卻對自己撰寫的小說嚴苛無比(所以一直還未完稿)。飾演伊果的雨格柯斯鐵 (Hugues Quester) 有點瘦、有點駝背,的確有些神似侯麥他本人。就算影片以珍娜買花代表春天來了,又何嘗不是在暗示中年男人伊果在春天時分動上精神層面的真情(因為他跟伊芙很浮面)?
讓筆者引述一段侯麥接受義大利媒體(弗羅倫斯 [Florence] )專訪談到《春天的故事》的文字:「我希望藉由《春天的故事》這樣的一部影片來表達不接受日常生活的暴力。針對今日的很多片,我的怨言是:並非是真的有太多的暴力,而是這些片把暴力呈現得像是每天都會發生的暴力。現在是把暴力處理成常態;縱使的確是有暴力存在,但是在生活中,暴力其實是很罕見的──暴力常常是含蓄的,反而很少公開的暴力。但是現在,沒有一部片裡面的角色不是在彼此辱罵,大家都在打架,更何況對話所採用的字彙真的是污穢、不入流。這已是陳腔濫調。我呢,我想呈現即使一些人彼此不喜歡對方,但也是用異常低調的方式來表現這種不喜,因為我喜歡用點模稜兩可,現在已罕見有影片是用模稜兩可的風格在拍片了。」(2005)周星星評價:《春天的故事》★★★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