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宏․康鐵的《我和我的小鬼們》(Entre les murs),或阿布德拉提夫․柯奇許 (Abdellatif Kechiche) 《家傳秘方》(La Graine et le Mulet) ──前譯《種子跟鯔魚》,真的一定會有觀眾會說:「啊?才這樣?」沒錯,他們是不像大衛․芬奇那麼搞影像;但是他們是某一種導演的典範,是值得台灣新導演學習的典範。

前兩個禮拜,我跟一位編劇朋友說:《囧男孩》應該是台灣制服學生片的完美句點。所以,我跟各位說,我一定會去看《渺渺》。各位有看懂嗎?完美句點之後,是要幹嘛?

如果台灣觀眾都察覺不出《我和我的小鬼們》跟《家傳秘方》的厲害的話,我覺得,我們當然可以只以台灣市場為滿足,但我們就沒辦法去震驚別人了。如果坎城選片人收到台灣影片的 DVD 時,腦袋想到的正是:「不會又是一部制服學生片吧?」那,也算是一種台灣奇蹟吧。

我不希望只有陳建嘉、放洋班、彌勒熊以及在下會喜歡《我和我的小鬼們》(跟《家傳秘方》),我希望會有很多很多的台灣觀眾都喜歡《我和我的小鬼們》(跟《家傳秘方》)。

另外,真的希望有作慈善事業的片商買進洛宏․康鐵的前三部片,我再重看《人力資源》,真的覺得像這樣的片經得起時間的考驗。不必開槍、不必汽車追逐,光是來回幾個目光,全都是戲。而且,看《人力資源》還可看到那時還是小孩子的洛宏․康鐵的女兒跟兒子:瑪莉․康鐵跟菲利克斯․康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el quel 的頭像
    Tel quel

    就像這樣 Tel quel

    Tel qu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