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八年五月」事件的要角,例如德國籍的學生丹尼爾․孔本迪 (Daniel Cohn-Bendit),在當時是巴黎第十大學──南鐵 (Nanterre) 大學──的學生。南鐵位在巴黎市區的西北郊,並請不要跟很靠近不列塔尼地區的南特 (Nantes) 搞混。



丹尼爾․孔本迪,父親是德國人,母親是法國人,他自己是在法國出生(04.04.1945);十八歲時,因躲避兵役,選擇加入德國籍。現為德國綠黨的歐洲議會議員。

丹尼爾․孔本迪在「六八年五月」事件之前,即是「三二二運動」(Mouvement du 22-Mars) 的領導者。「三二二運動」即一九六八年三月二十二號,南鐵大學的學生佔領大學校園(的行政大樓)的運動。為什麼要霸佔校園呢?這就得談「三二二運動」的前身。

在一九六八年「三二二運動」的前一年,一九六七年三月二十號,一些南鐵大學的學生,主要是男學生,決定要自由出入女生宿舍。當時的校規,女生可以出入男生宿舍,但男生卻被禁止出入女生宿舍。因此,一些無政府主義或極左派的學生要求解放空間,但結局竟是被警力強制驅離。警力進入校園,在當時仍是無法想像的事。

事件之後,南鐵大學列出一些學生的黑名單交給各教師,各教師有權根據黑名單拒絕那些學生上課。此事件的參與者在接下來的一整年散發傳單宣揚他們的理念,基本上在追求空間自由、鼓吹性解放。當時謠傳丹尼爾
․孔本迪要被校方轉到別校,引起一些無政府主義或極左派的學生罷課抗議。

一九六八年「三二二運動」的主要訴求,仍然是要允許男生能自由出入女生宿舍。隨著三月二十八號南鐵大學決定限期停課到四月一號,丹尼爾
․孔本迪的「三二二運動」成員將轉進巴黎市區索邦 (Sorbonne) 大學活動。
索邦大學 (Sorbonne) 位在巴黎市拉丁區 (quartier Latin) 下方、左方,是為巴黎第四大學。新索邦大學 (Sorbonne Nouvelle) 是為巴黎第三大學,其電影系是整個電影符號學的濫觴。在這區域還有一些其它大學的校區,例如笛卡兒大學 (René Descartes) 是為巴黎第五大學,萬神殿大學 (Panthéon-Assas) 是為巴黎第二大學,反正,在盧森堡公園 (jardin du Luxembourg) 以北,幾乎都可稱作是學校文教區。
除了「三二二運動」之外,反越戰運動也在冷戰時期加強了反帝國主義的激進抗議。「越南委員會」(les Comités Viêtnam) 組織多場抗議遊行,其中一九六八年二月七號的遊行導致非常激烈的肢體衝突。

必須提的是,社會學家阿藍․涂亨內
(Alain Touraine) 跟社會學家尚․布希亞 (Jean Baudrillard) 以及法國共產黨哲學家昂黎․勒菲弗爾 (Henri Lefebvre) 當時都在南鐵大學任教。尤其是尚․布希亞他直接是「三二二運動」的指導教授。(!)

u
   回一九六八年五月首頁  http://blog.yam.com/jostar2/article/1387778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el quel 的頭像
    Tel quel

    就像這樣 Tel quel

    Tel qu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