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讓我們來看一看年度的「佳片名單」,而且只先看「年度的」佳片名單,先不考慮跨年度的、或者是電影史的佳片名單。

什麼是佳片名單?

「佳片名單」的源由,至今已很難考;只須對電影史有極大的熱忱,即可追出為什麼會有「佳片名單」。不過,極可能是先由平面媒體率先列出所謂的「佳片名單」,就像做學問必須要先看哪幾本經典著作一樣,「佳片名單」的誕生也意謂著電影美學的萌芽。有些影片拍得非常好,所以「佳片名單」的第一個提醒即是要在影片下片之後(觀眾必須)再找到機會再重看那些影片。在「佳片名單」上存有一個概念:「優秀」,必須是優秀的影片才會被列進「佳片名單」;因此「佳片名單」下的一個相反概念即是:去蕪。必定有很差的影片,看了算浪費時間,也應該會浪費金錢。

「佳片名單」的生產機器,變成必須要是媒體、影評人協會,或各式各樣的文化團體、個人──尤其是個人已經能透過部落格向全世界發表其個人意見;但,絕對不應該是片商工會或片商本身。五十年前,法國新浪潮開始波動的前夕,要能夠再看到已經下片的影片,就只能期待某家藝術電影院仍在放映某幾部影片,或親自跑到電影圖書館。但是現在,已經下片的影片還有
DVD 等商品有待發行或正在零售中,片商工會或片商本身怎有資格提出一份「佳片名單」呢? 

「佳片名單」的片量,也有意義。如果這數量只定在五,那麼,這一份「佳片名單」的長程目標一定是驚人的、而且也有風險:會驚人的是只要累積十年的時間,這五十部片彷彿都是必看;會有風險的是最優秀的影片並非總是都平分到每一個年度,所以當某一個年度特別地優秀時,僅只有「五」的數量顯然不能囊括所有優秀的影片,一旦十年累積起來,沒在「佳片名單」上的影片就很容易被忽視了。

如果把「佳片名單」的數量定在十呢?顯然,「十」是最廣泛被運用的數量,不多也不少。但如果是二十呢?這就見仁見智。真正關鍵的問題,恐怕不在「五」、「十」、「二十」上面;而是,到底「佳片名單」的樣本群是怎麼來的?

未被候選的理由

「佳片名單」的樣本群當然應該要從已經在戲院上映過的影片中來挑選。但,是不是也有更多的影片根本沒機會被發行在戲院上映?由此觀察台灣,可發現到某幾部可能已經在國際間建立起堅強的知名度的影片,根本毫無機會在台灣被發行在戲院上映。如果背景如此,要在這「已經被商業考量篩選過」的樣本群裡面列出一份「佳片名單」,最好也要說明一下這一份「佳片名單」是怎麼來的,或附加說明可能還有哪幾部影片值得被觀察。

因為,這才應該是後全球化的「佳片名單」的考量:優秀的影片應該被提名,蕪之類的影片可被丟到垃圾桶。如果我們僅只滿足於「已經被商業考量篩選過」的影片,我們也將背叛「優秀」,因為我們將喪失追求「優秀」的動機,我們也就失去好奇心以及對「人道」的關懷。

未被挑選的理由

樣本群既然「已經被商業考量篩選過」,那「佳片名單」勢必也是經由某種立場才被挑選出。重點通常是這「某種立場」應該要是美學的,或某種人道主義的關懷,或某種政治社會層面的考量;很少說是基於影片夠不夠爽、夠不夠刺激、夠不夠一路緊張到底。

如果美學層面的執行能力根本沒被考量呢?那就得問列出一份「佳片名單」的主體到底在列什麼種類的片單。如果一個主體根本沒辦法針對電影美學生產言說、生產評論,請問該主體有何資格去列出一份「佳片名單」?頂多,僅只是該主體針對某幾部影片的高滿意度的列表,但卻被該主體自以為是地看作是、認作是「佳片名單」。也因此,我們進到「佳片名單」的正當性的問題。換句話說,有某些「佳片名單」已具備正當性,因此具有參考價值;而某些「佳片名單」根本不具正當性,說是當作參考,不如直接說是浪費時間──因為說不定還得浪費時間去反駁一份讓人搖頭的「佳片名單」(但其實也不是一份佳片名單)。

法國案例

筆者先援引《電視全覽》
(Télérama) 這一份法國電視週刊。說它是電視週刊,台灣讀者勢必從「電視週刊」這四個字瞧不起這一份週刊的價值。事實上,全法國銷售量龐大、而且全方位地每一個禮拜都報導、評論藝文資訊(電影、書籍、繪畫跟實體藝術、舞蹈、音樂、電視節目)的最有影響力的電視週刊就是《電視全覽》,遠勝同類型的《堅毅》(Les Inrockuptibles)1986 年創刊)雜誌──此雜誌更加偏向搖滾樂。

《電視全覽》的編輯部選出《竊聽風暴》為年度第一名,大致符合二○○七年這一整年法國觀眾的期待。《電視全覽》的讀者票選也是選出《竊聽風暴》為年度最心動電影
(coup de coeur),由此可得到證明。

《電影筆記》
(Cahiers du cinéma) 的編輯部選出《迷幻公園》為年度第一名,但《迷幻公園》在《電視全覽》編輯部的「佳片名單」上僅為第十名。比較讓人意外地是《電影筆記》的讀者票選選出《三峽好人》這一部中國影片(非法語片)為年度第一名。

先談
《電影筆記》。《電影筆記》不僅在國際間知名,在台灣也很有知名度。不過,現今的《電影筆記》編輯部其品味異常地艱深,其美學堅持是否為多數愛好電影人士追隨,當然是沒有。但《電影筆記》畢竟還是有它的市場,所以,《電影筆記》的讀者票選其「佳片名單」竟然跟《電影筆記》編輯部的「佳片名單」差異不大。要注意的是:如果其讀者根本沒看過《三峽好人》、《黑眼圈》跟《戀愛症候群》這些非法語片,又怎能會選出這些片、而且還進到前十名?

如果《電影筆記》的銷售量大大地不如《電視全覽》這一份電視週刊(每一週銷售量都超過六十萬本),很明顯《電影筆記》能得到的讀者票選票數也一定不如《電視全覽》能得到的讀者票選票數。

所以,從雜誌的銷售量來看,理論上銷售量愈高的雜誌,其讀者票選的
「佳片名單」會更接近愈多的人心目中的「佳片名單」;像《電影筆記》能夠跟它的讀者在品味上產生互動,最主要還是得靠有一定的足夠的讀者數量來支撐起所謂的「《電影筆記》派」品味。但,《電視全覽》畢竟不是八卦型的雜誌,它還是保留有一個比較「知識型」的雜誌的形象,所以別誤以為《電視全覽》編輯部能夠選出《適合分手的天氣》、《耶穌信仰營》、《人性問題》,就表示法國人真的都很喜歡這三部片(因為這三部片賣座都偏低)。

英國案例

《影像和聲音》
(Sight and Sound) 是一份非常嚴謹的英國電影期刊(月刊),其編輯部選出《四月三週又兩天》為年度第一名;但第二名居然是相當冷門的《內陸帝國》。這很明顯是《影像和聲音》編輯部內部的品味,絕對不是普遍的英國人的品味。

台灣案例

台灣沒有像《電視全覽》那般的電視週刊,沒有像《電影筆記》那般的電影雜誌,國家電影資料館出版的《電影欣賞》在性質上也不同於
《影像和聲音》;那,台灣該怎樣生產出台灣自己的「佳片名單」?事實上,只要不是以上三種類型各異的電影刊物,光靠其它媒體,台灣是根本沒辦法生產出台灣自己的「佳片名單」。

換一個角度想:如果是雅虎奇摩開辦網友票選,所謂的「網友」根本異於
《電視全覽》的讀者、《電影筆記》的讀者、《影像和聲音》的讀者,因此,根本可以預期《變形金剛》會「榮登」雅虎奇摩網友票選的第一名。但是,《變形金剛》有可能優秀嗎?

所以,最值得思考的是:何以《竊聽風暴》能奪下《電視全覽》的讀者票選的冠軍,而同樣一部片僅只在大台北賣了新台幣兩百一十七萬(約
9600 觀影人次)?(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el quel 的頭像
    Tel quel

    就像這樣 Tel quel

    Tel qu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