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在留言版署名0.0」的留言:「看完你部落格發表的文章與專題後,我很欣賞你有豐富的電影資料庫與知識,還有分析、講評電影的部分…但我比較好奇的是…你在看完這麼多好電影後,你得到了些什麼靈感、啟發或成長?至少在我看你的文章後,並沒有看到正面的東西!…你的世界除了批判以外,還剩下些什麼???評論的語言也不夠客觀精緻…很多都只是感覺或情緒上的抒發而已-有點可惜 ~

首先,
周星星我感謝0.0」您對在下的欣賞。至於我得到了什麼靈感、啟發或成長這問題,第一是我好像沒問過自己這問題,第二是看電影的確給了我一些創作的靈感、啟發我更加認真去求知、帶給我創作的跟評論的功力的成長。以「評論」的面向來看,如果您看過更多的片,就會減少「誤以為某某片很有原創性」這種失誤的可能性。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我提過影評人型影迷的研究客體應該要是電影史的理由,因為一個稱職的影評人不能憑空針對一個文本作蜘蛛網式的文本分析。

但是,我就不太懂您的您看我的文章後
並沒有看到正面的東西這批評。我不會輕易地掉進「正面的/負面的」這摩尼教式的二元對立。我的世界除了批判以外,還剩下些什麼???嗯,我想我們兩人應該是活在不同的世界,因此我們也用很不同的眼光看那些大大不同的世界。我認為,批判就是一種建設,批判並非只是一種被誤認為放屁、放炮、大放厥詞的不負責任的行為。

我要先談一個電影部落格它的調性的問題。
周星星我的部落格已經呈現在這邊,存在的歷史已有一年快九個月,要我自己從第一篇網誌讀到最後一篇網誌,恐怕也要花很長的一段時間──原來在不知不覺中我已經寫了那麼多的東西。我的部落格的調性應該很明顯跟大部分其它的電影部落格很不一樣,並非單純是豐富的電影資料庫與知識,還有分析、講評電影的部分,而是我這個部落格在電影評論的政治上到底支持什麼美學立場的電影。看看去年度的「周星星電影評論獎」(請點這裡先作參考),各位將可以瞭解在一整年曾經在台灣作過商業放映的影片有哪些片是被周星星我挑出來給予肯定的。換句話說,對某些電影部落格而言,針對此時正在熱潮上的商業片的討論比對哪些片在題材上、在成就上更值得被抓出來討論還要來得更重要。我開闢「選片莒光日」專欄的目的不僅僅是應朋友之求介紹一些可能會被忽略的好片,更重要的是對我自己而言全面地掃過一整年有哪些片上映,也有哪些片值得被抓出來討論。有人可以討論《奪魂鋸二》、《奪魂鋸三》討論得很熱烈,但一個人真的只有那麼多的時間而已,如果不能針對《奪魂鋸二》、《奪魂鋸三》寫出很不一樣的見解,那又為什麼要把自己的時間浪費在寫《奪魂鋸二》、《奪魂鋸三》的網誌?我也曾經在這個部落格寫過爛片《人皮客棧、《玩命關頭:東京甩尾的影評,因為我有自信能寫得不一樣。我又為什麼要花錢去看《緊握生命的希望寂寞愛光臨然後為這些片寫出影評?我又為什麼要花一個上午的時間畫一張巴爾幹半島的地圖、下午編譯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 1990-1995這篇網誌?是不是在我心裡面我認為這樣的作為(可能)能夠引起大家對《旅行之歌》的注意,同時也為影片背後的歷史背景作出一番介紹?調性的問題在此已再明顯也不過了:對很多人來說,其實有沒有看過《緊握生命的希望》、《寂寞愛光臨》、《旅行之歌》都無所謂;但是我這個部落格卻把它們提升起來告訴愛好電影的客人們這些影片應該值得重視。關鍵的一句話:到底我的部落格有沒有正面的東西?以及事情真如「0.0」所認為的本部落格除了批判就什麼都沒有嗎?

還沒完。
周星星我的世界並沒有被0.0」膚淺地被化約成只有批判而已。我在這個部落格一創始之時
,開宗明義就是介紹廢死刑的網誌(請點這裡。不定時地,我也把全世界有關廢死刑的現況介紹進來,甚至在發現到台灣根本沒有《世界動物權宣言的中文譯文時,我自己就花了一整個晚上的時間把它翻譯出來。沒有很多人閱讀它是一回事,我付出時間關注這個議題卻絕對是一件有意義的事。

講實在話,我個人非常願意虛心受教。所以,在看到
並沒有看到正面的東西!」、我「的世界除了批判以外,還剩下些什麼???」、我的「評論的語言也不夠客觀精緻…很多都只是感覺或情緒上的抒發而已,我正想請教0.0」您幾個問題:

第一,能否就請您提供一些範例,譬如有哪些部落格的內容是很「正面」的東西,足以供不夠正面的周星星我作參考?

第二,能否就請您提供一些指教,譬如有哪些我部落格的內容是「不夠客觀精緻」而僅只是「
感覺或情緒上的抒發而已」?

第三,能否就請您提供一些範例,譬如有哪些部落格的內容是足夠客觀精緻且不是只有
感覺或情緒上的抒發而已?

第四,能否
就請您提供一些定義,譬如要到什麼程度才能夠算是「客觀」,以及要到什麼程度才能夠算是「精緻」?

最後,特別再針對「
0.0」的最後一句話,我有些意見。先是您不太滿意我部落格的內容,因此您才說到「有點可惜」。不過,或許三十五歲的我心胸不夠開闊,在聽到這句話的時候心裡實在不是滋味。如果您能夠認真地回答以上我所提的四個問題,或許我才能夠真正地感到佩服(以及察覺出本人的部落格出了哪些問題)。不過,以我周星星的為人態度,我也從未跑到別人的部落格只為了丟下一句「內容欠佳、有點可惜」。因為,至少當事人跟其他人都想知道「有點可惜」的理由在哪兒吧。面對我的學生,我可能會直接指出缺點在哪兒,然後才加上一句「有點可惜」──因為前提是我認識他們,我希望能夠讓他們知道缺點在哪兒以求改進。但是,如果是面對陌生人,我為什麼要跑到別人的部落格以為人之師的態度指責別人「唉,有點可惜」?

我部落格的客人,我相信絕大多數都是在不小心的狀況下誤闖進來,有可能是藉由天空部落的連結,也有可能是
Google 到一些文章然後就變成固定來逛逛的客人;原來就已經認識周星星的我的朋友,例如張鐵志傑克、「北歐四季透明筆記的格主,頂多每天只為我增加三個人氣而已(因為現在是用 IP 計算)。我也沒強迫我的朋友們每天一定要來報到;但為什麼有些人已經是忠實客人(例如 lilou)?不就是勉強還欣賞本部落格的調性嘛。不喜歡的人,走掉就好呀;但可千萬別只因為我批評到他們喜歡的電影,說不定正好就是玩命關頭:東京甩尾,然後就對我作完人身攻擊再跑人。

在這邊要趁這個機會為
張鐵志的部落格宣傳一下,他說我部落格的人氣增加得太快,要趕快再幫他宣傳一下(笑)。前面我提到批判就是一種建設,看他的部落格就可以理解這句話的道理。一月份張鐵志要出版新書,先跟大家宣傳一下,到時候他會回台灣參加他的新書發表會(並順便衝衝部落格的人氣)。

接下來是一個有點時日的留言,署名
雞胗」:「討厭你的評論,但也尊重你的見解…台灣有一個怪現象,好像很多人看就一定好,很少人看就一定爛。影評說實在的不過就只是個人的看法罷了。只不過因為那人有名氣就把那人的評論給說的像是絕對的一樣。我會討厭你的評論的原因很單純也很簡單,因為你批評到我喜歡的電影了,但這不代表你的評論就是錯的。說真的,我個人看電影真的不會去在乎是否有得獎或多有教育意義又或者是誰誰誰說這部片很好看就去看。今天一部片不管有無得獎,不喜歡就是不喜歡,喜歡就是喜歡,就那麼簡單。今天不論你把我喜歡的電影批的有多爛都沒關係,只要你不否定我的喜好就好了。(很高興你也沒有這麼做)。因為有些人會在批電影的同時把喜歡那部電影的人給污名化。

基本上,
好像很多人看就一定好,很少人看就一定爛。這種太過化約的話語從來就不是定律。看看周星星我的影評,完全就片論片,哪有因為票房差我就反過來評論它好,或因為它賣得太好所以就一定爛。去年在台灣大賣的《世界大戰》在網路上普遍被罵,但周星星我卻把它選為年度十二優之一;對一部片的評價跟它的票房基本上是彼此獨立的。

我也不會強迫別人一定要喜歡我所寫的影評,就像我也會逛到我所欣賞的人的部落格,但對方竟然給予我心目中的爛片很好的評價……我不也是尊重他們嗎?

雞胗」還繼續說:真不敢相信你才 16 歲。相較之下,顯得 23 歲的我好幼稚喔…(開始懷疑這 23 年的我到底是如何虛度光陰的)很好奇你是如何有這些見解的。雖然你和我的想法與意見相反,但我希望有機會可以和你多聊聊,畢竟要和有不同想法的人多聊聊才能看到不同的世界。老是和一群有相同想法的人在一起自 high 不過是另一種鴕鳥心態而已。久了就才會發現自己不過是隻井底之蛙而已。

的確,我也知道,要一個才十六歲的人能寫出我這種文章,真的會像是天方夜譚。我在別的地方也提到了,我剛滿三十五歲,年紀已經有點大了。年輕的我其實有點怪,不喜歡看電視,所以就把所有的時間拿來看書、玩社團。有的時候是有點拚命的毅力,例如在一九九二年的寒假我把厚重的《悲慘世界》中譯版全部看完,一九九八年仍在服役時拿起《追憶似水年華》第一卷開始看,一直到一九九九年退伍後一個月內才把《追憶似水年華》第七卷看完。相信有我這種紀錄的台灣青年應該還是很少吧。

一九九三年夏,我曾被一位大學教師唸我人是很聰明,但就是很不用功。當時的我心情像是掉到谷底,不知如何再找回自信心肯定自己。其實,是因為我已經對體制內的學問感到不滿,所以我才對刻板的作業意興闌珊。是的,老實講,我是有點懶惰,不知道如何去經營課業。但,我並沒有浪費時間:開始接觸結構主義的我已經開始慢慢地從中文的、英文的書籍涉獵符號學,特別是符號學對於電影分析是大大地有用。我在大學還沒有畢業的時候,已經翻過一遍德勒茲的《電影一》英譯本。在那之前,很厲害的人應該都知道美國曾經有出版社把《電影筆記》早、中期的文章英譯成三卷(還是四卷,我忘了),我也涉獵過一些文章。然後,很盡力地修完學分,拿到一個哲學系的輔系學位。所以,為什麼我常常說我還想多利用一些時間多看看書,是因為我還想繼續多看一些哲學的書籍(例如直接攻孟德斯鳩的《論法的精神》法文版),而且也希望未來能繼續進學校研究哲學。影評,有點像是始終跟隨著我的熱情,只是因為時間久了,變得好像比一些年輕人多懂一點,所以就乾脆開個部落格賣弄賣弄;原來就是這麼簡單。

或許,我賺的錢沒有比其他同班同學多(聽說是有一位已經可以年薪達到快一千萬),但我實在很想再跟一九九三年夏曾經罵過我的老師說:老師,我不是懶惰,我只是需要時間去累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el quel 的頭像
    Tel quel

    就像這樣 Tel quel

    Tel qu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