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本紀錄片的主題就是克勞斯․巴比 (Klaus Barbie),一位擔任過納粹軍官的人。
法國被德國佔領的時期
一九四○到一九四四年,法國軍隊不堪一擊,除了有敦克爾克大撤退之外,法國本土迅速投降。一直到一九四四年六月六號開始的諾曼第登陸,一九四○到一九四四這四年間是法國被德國的佔領期。不過,並非法國全國都直接被德國納粹佔領: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法國英雄貝當元帥(Philippe Pétain,讀作佩貪)被德國扶植成立維琪(Vichy,讀作威席)政權,成為維琪政權的元首(1940 年 7 月 10 號到 1944 年 8 月 19 號)。下圖可清楚地顯示,綠色的區域以巴黎為首都,是德國納粹直接控制的區域;淡淡的土黃色則是以維琪為首都,是維琪政權掌握的區域(也包含科西嘉島)。
不過,因為有敦克爾克大撤退,所以法國將軍夏喏․戴․高樂 (Charles de Gaulle) 在英國倫敦成立了「自由法國」,鼓動停留在法國本土的法國人打游擊戰反抗德國納粹跟維琪政權,所以才有反抗軍 (résistance) 打反抗戰的說法。
克勞斯․巴比於一九四二年十一月起,擔任里昂地區的蓋世太保的頭頭。從上圖可看出,里昂這城市是隸屬於維琪政權。在《我敵人的敵人》影片中,曾經很短暫地出現過貝當元帥的畫面;所以我在下面也放了一張貝當元帥的圖片,讓大家可以一眼就認出貝當元帥。以前,用國民黨過時的史觀,會稱貝當元帥的維琪政權是偽政權,如同幾乎是同時間的中國的汪精衛政權。不在前面加一個「偽」字,用汪精衛政權類比,將更能理解維琪政權的性質。 克勞斯․巴比在里昂地區專門逮捕反抗軍,而且也因為「終極解決」方案已成為德國納粹的政策──在一九四二年之前,德國納粹只是把尤太人關在集中營;外國對德國作戰的壓力促使德國採納『終極解決』方案,亦即開始大量地將尤太人送進毒氣室毒死──,克勞斯․巴比也開始在里昂地區大量地逮捕尤太人、再轉送到位在波蘭的集中營,絕大多數人因此踏上死亡旅程。在《我敵人的敵人》影片中,克勞斯․巴比還有一項慘絕人寰的罪刑:一九四四年,一口氣抓走 Izieu 的四十四位尤太兒童、轉送到集中營,最後僅只有一位生還歸來。一九四三年夏天,克勞斯․巴比就已經逮捕到反抗軍的重要幹部尚․慕藍 (Jean Moulin),用酷刑折磨尚․慕藍,尚․慕藍被轉送到巴黎的時候已經喪失知覺,然後在被轉送到德國的途中死亡;極有可能是在七月八號(但是在影片中,有證人稱是克勞斯․巴比親自折磨尚․慕藍至死)。下圖是克勞斯․巴比手拿尚․慕藍的照片;這張超有名的照片,我再抓來放在下方。 尚․慕藍是直接授命於戴高樂將軍的反抗軍重要幹部,他被折磨致死,日後就被戴高樂將軍加以「英雄化」。尚․慕藍的骨灰後來被轉安置到巴黎的萬神殿 (Panthéon),這就是「英雄化」的一個過程(因為絕非閒雜人等能被安置進萬神殿)。一九四四年六月六號諾曼第登陸之後,克勞斯․巴比更加積極地在里昂地區處死反抗軍。克勞斯․巴比因此得到「里昂屠夫」(le boucher de Lyon) 的稱號。
逃亡到玻利維亞並加入玻利維亞籍
克勞斯․巴比後來改名變成克勞斯․阿特曼 (Klaus Altman),逃到玻利維亞。一九五一年他跟他的家人抵達 La Paz;他認為第三帝國的失敗是因為納粹黨員背叛了「領袖」(Führer),所以他還想在拉丁美洲建立起「第四帝國」。一九八○年七月十七號玻利維亞的政變(Luis García Meza 將軍),就有克勞斯․巴比參與其中;在這之前,還有一九六四年 Barrientos 的政變;以及一九七一年八月二十一號 Banzer 將軍的政變。
另外是拉丁美洲的革命英雄切․格瓦拉 (Che Guevara) 的死,究竟跟克勞斯․巴比有沒有關係?恐怕,要完全躲掉關係,將很難讓人置信:克勞斯․阿特曼(克勞斯․巴比)其實已經被美國 CIA 吸收過,克勞斯․阿特曼又已經跟玻利維亞高層、軍方都建立起良好的關係,因此,玻利維亞的游擊隊、酷刑折磨的方法根本就是克勞斯․阿特曼訓練出來的。換句話說,切․格瓦拉剛好在玻利維亞被美國 CIA 擊斃,光是地理因素,怎麼可能會跟克勞斯․阿特曼無關呢?切․格瓦拉是在一九六六年底前往玻利維亞試圖建立游擊隊學校,但是被當地共產黨出賣,切․格瓦拉於是跟古巴哈瓦納的廣播斷了聯絡。一九六七年二月,切․格瓦拉開始跟他的學生們試圖殺出一條路,三月被玻利維亞掌握行蹤,切․格瓦拉跟他那一批三十多個人的游擊隊展開零星的戰役。由於有美國 CIA 的支持,切․格瓦拉最終在一九六七年十月八號被擄獲、隨即被槍殺。切․格瓦拉的遺體被玻利維亞軍方拍成影片當證據,此影片即出現在《我敵人的敵人》片中。
克勞斯․阿特曼的白目,在於他妄想沒有人能夠將克勞斯․阿特曼這名字跟克勞斯․巴比連結在一起。於是,神奇的命運讓他以「玻利維亞海運公司」(海運跟玻利維亞?)的名義來到法國巴黎,並無意中被人照了相、登在報紙上。克勞斯․巴比以前的受害者認出了他,才掀起向玻利維亞討回戰犯的運動。
有了前面被佔領期的基礎,《我敵人的敵人》的玻利維亞階段相對來說較容易被理解,而且也是影片裡面節奏最驚人的部分。並非是馬上,而是又過了一段時間,克勞斯․巴比在玻利維亞被逮捕;法國跟玻利維亞交換條件,終於,克勞斯․巴比先被送到南美洲北部的法屬圭亞那(在影片中反而有點爆笑),然後輾轉再被送到法國里昂。克勞斯․巴比的辯護律師是(在法國備受爭議的)賈克․魏傑思 (Jacques Vergès),此律師專門為恐怖份子辯護,例如恐怖份子卡洛斯 (Carlos)、前塞爾維亞總統斯洛波丹․米洛塞維奇 (Slobodan Milosevic)、前伊拉克總統撒丹․海珊 (Saddam Hussein),所以才會有紀錄片《恐怖律師》(L'Avocat de la terreur) 專門記錄賈克․魏傑思。
根據《我敵人的敵人》的導演凱文․麥當勞的訪談,其實他之所以會拍《我敵人的敵人》紀錄片記錄克勞斯․巴比,是因為他在準備跟賈克․魏傑思有關的紀錄片的材料時,被賈克․魏傑思他所辯護的克勞斯․巴比拉走注意力,才會一路拍成《我敵人的敵人》。所以,是不是更增加對《恐怖律師》的好奇呢?
克勞斯․巴比在里昂被指控的罪名包括:一,一九四二年六月九號:在 Sainte Catherine 路逮捕八十六位 UGIF 的成員;其中七十八位被轉送到集中營;二,逮捕並轉送 Izieu 的四十四位兒童;三,一九四四年八月十一號(注意是在諾曼第登陸之後)轉送最後一批多達六百多人到集中營(很難僥倖活著回國);四,酷刑折磨反抗軍成員。
不過,真的該聽聽辯護律師賈克․魏傑思的理由:這場審判,根本是一樁大偽善,因為(他認為)克勞斯․巴比所做的事就跟在阿爾及利亞的法國軍官沒什麼不同,因為一樣也是在酷刑折磨阿爾及利亞戰俘、軍民,就跟美國阿兵哥在越南的所作所為沒什麼不同;但我們不去譴責法國軍官、美國阿兵哥,卻單獨抓著一個克勞斯․巴比起訴以上的罪名(而他只是體制內的一個小螺絲丁而已),因此賈克․魏傑思要求當庭無罪釋放克勞斯․巴比。
結果以及影響以及當時的電影作品
另外,是因為法國在一九八一年十月廢除了死刑(密特朗總統是一九八一年五月勝選及就任),所以,才會有一位法國女士在《我敵人的敵人》影片中講到「基於(死刑)已在法國不可能,所以我希望克勞斯․巴比能被判終生監禁。」克勞斯․巴比的確是被判無期徒刑、終身監禁,後來因為癌症死在里昂的監獄裡面。
克勞斯․巴比一案後來在法國還帶動一系列的「翻案」,這些「翻案」沒在《我敵人的敵人》影片中被談到;例如,當時就在里昂擔任民兵頭頭的保羅․涂維耶 (Paul Touvier) ──用老國民黨式的史觀,保羅․涂維耶等於就是法奸、跟德國納粹瀣沆一氣(瀣,ㄒㄧㄝˋ)(沆,ㄏㄤˋ)──因為槍殺七位尤太人質,被判無期徒刑、終身監禁,後來死在弗亨內 (Fresnes) 的監獄裡面。還有就是更加臭頭的莫黎斯․帕朋 (Maurice Papon),他當時任波爾多地區的警察局總長,因為協助德國納粹逮捕他轄區內的一千六百九十位尤太人轉送到巴黎附近的 Drancy 集中營,在一九九八年被判十年的有期徒刑;但是僅僅只被關了幾年而已,他就因為健康的因素回到家裡休息,直到在家中病逝都未曾再回到監獄。莫黎斯․帕朋是法國第五共和以來,目前唯一(因為跟德國納粹合作)被判刑的高階公務員。但,莫忘記法國被收復之後,維琪政權的領袖貝當元帥其實是被法國判死刑的。
在克勞斯․巴比的審判期間,計有兩部比較重要的影片:第一是克勞德․藍茲曼 (Claude Lanzmann) 的大河紀錄片《大屠殺》(Shoah, 1985),法國已有四碟外加一本書的 DVD 套裝版本(周星星我擁有一套);另外就是一九八七年威尼斯影展的金獅獎,路易․馬盧 (Louis Malle) 的《再見了,孩子們》(Au revoir, les enfants, 1987),故事是根據路易․馬盧他自己的童年的回憶,講說「正港法國人」Julien Quentin 跟被安置在他們的天主教初中裡面的三位尤太人的其中一位 Jean Bonnet 變成很好的朋友,但由於廚房某男生跟他們不合、向當局告狀,導致 Jean Bonnet 等三位尤太學生以及神父就在學校被逮捕的故事(真的不能一邊打這些字一邊又想起影片的最後一幕,因為此時此刻我已經濕眼眶了……)。 在克勞斯․巴比的審判過後,馬塞˙歐弗斯 (Marcel Ophüls) 在一九八八年推出《終點站旅館:克勞斯˙巴比,他的一生,以及他的時代》(Hôtel Terminus : Klaus Barbie, sa vie et son temps) 紀錄片。「終點站旅館」(Hôtel Terminus) 正是克勞斯․巴比抵達里昂任職的地方。據《我敵人的敵人》台灣片商海鵬的說法,關於克勞斯․巴比穿納粹軍服的照片,正是出自《終點站旅館:克勞斯˙巴比,他的一生,以及他的時代》此紀錄片,使用權要價不斐。
謝謝大家看完這篇導讀,花了大半天才寫完及抓圖的。並且,請本部落格的朋友踴躍去觀賞《我敵人的敵人》這一部紀錄片。
法國被德國佔領的時期
一九四○到一九四四年,法國軍隊不堪一擊,除了有敦克爾克大撤退之外,法國本土迅速投降。一直到一九四四年六月六號開始的諾曼第登陸,一九四○到一九四四這四年間是法國被德國的佔領期。不過,並非法國全國都直接被德國納粹佔領: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法國英雄貝當元帥(Philippe Pétain,讀作佩貪)被德國扶植成立維琪(Vichy,讀作威席)政權,成為維琪政權的元首(1940 年 7 月 10 號到 1944 年 8 月 19 號)。下圖可清楚地顯示,綠色的區域以巴黎為首都,是德國納粹直接控制的區域;淡淡的土黃色則是以維琪為首都,是維琪政權掌握的區域(也包含科西嘉島)。
不過,因為有敦克爾克大撤退,所以法國將軍夏喏․戴․高樂 (Charles de Gaulle) 在英國倫敦成立了「自由法國」,鼓動停留在法國本土的法國人打游擊戰反抗德國納粹跟維琪政權,所以才有反抗軍 (résistance) 打反抗戰的說法。
克勞斯․巴比於一九四二年十一月起,擔任里昂地區的蓋世太保的頭頭。從上圖可看出,里昂這城市是隸屬於維琪政權。在《我敵人的敵人》影片中,曾經很短暫地出現過貝當元帥的畫面;所以我在下面也放了一張貝當元帥的圖片,讓大家可以一眼就認出貝當元帥。以前,用國民黨過時的史觀,會稱貝當元帥的維琪政權是偽政權,如同幾乎是同時間的中國的汪精衛政權。不在前面加一個「偽」字,用汪精衛政權類比,將更能理解維琪政權的性質。 克勞斯․巴比在里昂地區專門逮捕反抗軍,而且也因為「終極解決」方案已成為德國納粹的政策──在一九四二年之前,德國納粹只是把尤太人關在集中營;外國對德國作戰的壓力促使德國採納『終極解決』方案,亦即開始大量地將尤太人送進毒氣室毒死──,克勞斯․巴比也開始在里昂地區大量地逮捕尤太人、再轉送到位在波蘭的集中營,絕大多數人因此踏上死亡旅程。在《我敵人的敵人》影片中,克勞斯․巴比還有一項慘絕人寰的罪刑:一九四四年,一口氣抓走 Izieu 的四十四位尤太兒童、轉送到集中營,最後僅只有一位生還歸來。一九四三年夏天,克勞斯․巴比就已經逮捕到反抗軍的重要幹部尚․慕藍 (Jean Moulin),用酷刑折磨尚․慕藍,尚․慕藍被轉送到巴黎的時候已經喪失知覺,然後在被轉送到德國的途中死亡;極有可能是在七月八號(但是在影片中,有證人稱是克勞斯․巴比親自折磨尚․慕藍至死)。下圖是克勞斯․巴比手拿尚․慕藍的照片;這張超有名的照片,我再抓來放在下方。
逃亡到玻利維亞並加入玻利維亞籍
克勞斯․巴比後來改名變成克勞斯․阿特曼 (Klaus Altman),逃到玻利維亞。一九五一年他跟他的家人抵達 La Paz;他認為第三帝國的失敗是因為納粹黨員背叛了「領袖」(Führer),所以他還想在拉丁美洲建立起「第四帝國」。一九八○年七月十七號玻利維亞的政變(Luis García Meza 將軍),就有克勞斯․巴比參與其中;在這之前,還有一九六四年 Barrientos 的政變;以及一九七一年八月二十一號 Banzer 將軍的政變。
另外是拉丁美洲的革命英雄切․格瓦拉 (Che Guevara) 的死,究竟跟克勞斯․巴比有沒有關係?恐怕,要完全躲掉關係,將很難讓人置信:克勞斯․阿特曼(克勞斯․巴比)其實已經被美國 CIA 吸收過,克勞斯․阿特曼又已經跟玻利維亞高層、軍方都建立起良好的關係,因此,玻利維亞的游擊隊、酷刑折磨的方法根本就是克勞斯․阿特曼訓練出來的。換句話說,切․格瓦拉剛好在玻利維亞被美國 CIA 擊斃,光是地理因素,怎麼可能會跟克勞斯․阿特曼無關呢?切․格瓦拉是在一九六六年底前往玻利維亞試圖建立游擊隊學校,但是被當地共產黨出賣,切․格瓦拉於是跟古巴哈瓦納的廣播斷了聯絡。一九六七年二月,切․格瓦拉開始跟他的學生們試圖殺出一條路,三月被玻利維亞掌握行蹤,切․格瓦拉跟他那一批三十多個人的游擊隊展開零星的戰役。由於有美國 CIA 的支持,切․格瓦拉最終在一九六七年十月八號被擄獲、隨即被槍殺。切․格瓦拉的遺體被玻利維亞軍方拍成影片當證據,此影片即出現在《我敵人的敵人》片中。
克勞斯․阿特曼的白目,在於他妄想沒有人能夠將克勞斯․阿特曼這名字跟克勞斯․巴比連結在一起。於是,神奇的命運讓他以「玻利維亞海運公司」(海運跟玻利維亞?)的名義來到法國巴黎,並無意中被人照了相、登在報紙上。克勞斯․巴比以前的受害者認出了他,才掀起向玻利維亞討回戰犯的運動。
有了前面被佔領期的基礎,《我敵人的敵人》的玻利維亞階段相對來說較容易被理解,而且也是影片裡面節奏最驚人的部分。並非是馬上,而是又過了一段時間,克勞斯․巴比在玻利維亞被逮捕;法國跟玻利維亞交換條件,終於,克勞斯․巴比先被送到南美洲北部的法屬圭亞那(在影片中反而有點爆笑),然後輾轉再被送到法國里昂。克勞斯․巴比的辯護律師是(在法國備受爭議的)賈克․魏傑思 (Jacques Vergès),此律師專門為恐怖份子辯護,例如恐怖份子卡洛斯 (Carlos)、前塞爾維亞總統斯洛波丹․米洛塞維奇 (Slobodan Milosevic)、前伊拉克總統撒丹․海珊 (Saddam Hussein),所以才會有紀錄片《恐怖律師》(L'Avocat de la terreur) 專門記錄賈克․魏傑思。
根據《我敵人的敵人》的導演凱文․麥當勞的訪談,其實他之所以會拍《我敵人的敵人》紀錄片記錄克勞斯․巴比,是因為他在準備跟賈克․魏傑思有關的紀錄片的材料時,被賈克․魏傑思他所辯護的克勞斯․巴比拉走注意力,才會一路拍成《我敵人的敵人》。所以,是不是更增加對《恐怖律師》的好奇呢?
克勞斯․巴比在里昂被指控的罪名包括:一,一九四二年六月九號:在 Sainte Catherine 路逮捕八十六位 UGIF 的成員;其中七十八位被轉送到集中營;二,逮捕並轉送 Izieu 的四十四位兒童;三,一九四四年八月十一號(注意是在諾曼第登陸之後)轉送最後一批多達六百多人到集中營(很難僥倖活著回國);四,酷刑折磨反抗軍成員。
不過,真的該聽聽辯護律師賈克․魏傑思的理由:這場審判,根本是一樁大偽善,因為(他認為)克勞斯․巴比所做的事就跟在阿爾及利亞的法國軍官沒什麼不同,因為一樣也是在酷刑折磨阿爾及利亞戰俘、軍民,就跟美國阿兵哥在越南的所作所為沒什麼不同;但我們不去譴責法國軍官、美國阿兵哥,卻單獨抓著一個克勞斯․巴比起訴以上的罪名(而他只是體制內的一個小螺絲丁而已),因此賈克․魏傑思要求當庭無罪釋放克勞斯․巴比。
結果以及影響以及當時的電影作品
另外,是因為法國在一九八一年十月廢除了死刑(密特朗總統是一九八一年五月勝選及就任),所以,才會有一位法國女士在《我敵人的敵人》影片中講到「基於(死刑)已在法國不可能,所以我希望克勞斯․巴比能被判終生監禁。」克勞斯․巴比的確是被判無期徒刑、終身監禁,後來因為癌症死在里昂的監獄裡面。
克勞斯․巴比一案後來在法國還帶動一系列的「翻案」,這些「翻案」沒在《我敵人的敵人》影片中被談到;例如,當時就在里昂擔任民兵頭頭的保羅․涂維耶 (Paul Touvier) ──用老國民黨式的史觀,保羅․涂維耶等於就是法奸、跟德國納粹瀣沆一氣(瀣,ㄒㄧㄝˋ)(沆,ㄏㄤˋ)──因為槍殺七位尤太人質,被判無期徒刑、終身監禁,後來死在弗亨內 (Fresnes) 的監獄裡面。還有就是更加臭頭的莫黎斯․帕朋 (Maurice Papon),他當時任波爾多地區的警察局總長,因為協助德國納粹逮捕他轄區內的一千六百九十位尤太人轉送到巴黎附近的 Drancy 集中營,在一九九八年被判十年的有期徒刑;但是僅僅只被關了幾年而已,他就因為健康的因素回到家裡休息,直到在家中病逝都未曾再回到監獄。莫黎斯․帕朋是法國第五共和以來,目前唯一(因為跟德國納粹合作)被判刑的高階公務員。但,莫忘記法國被收復之後,維琪政權的領袖貝當元帥其實是被法國判死刑的。
在克勞斯․巴比的審判期間,計有兩部比較重要的影片:第一是克勞德․藍茲曼 (Claude Lanzmann) 的大河紀錄片《大屠殺》(Shoah, 1985),法國已有四碟外加一本書的 DVD 套裝版本(周星星我擁有一套);另外就是一九八七年威尼斯影展的金獅獎,路易․馬盧 (Louis Malle) 的《再見了,孩子們》(Au revoir, les enfants, 1987),故事是根據路易․馬盧他自己的童年的回憶,講說「正港法國人」Julien Quentin 跟被安置在他們的天主教初中裡面的三位尤太人的其中一位 Jean Bonnet 變成很好的朋友,但由於廚房某男生跟他們不合、向當局告狀,導致 Jean Bonnet 等三位尤太學生以及神父就在學校被逮捕的故事(真的不能一邊打這些字一邊又想起影片的最後一幕,因為此時此刻我已經濕眼眶了……)。
謝謝大家看完這篇導讀,花了大半天才寫完及抓圖的。並且,請本部落格的朋友踴躍去觀賞《我敵人的敵人》這一部紀錄片。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