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墨索里尼的祕密戀人》(Vincere)
第一:《瘋草》(Les Herbes folles)
以下列出導演名:《哈德維伊》,布呂諾․杜蒙 (Bruno Dumont);《東京奏鳴曲》,黑澤清 (Kiyoshi KUROSAWA);《逃亡大王》,阿藍․戈伊侯迪 (Alain Guiraudie);《危機倒數》,凱薩琳․畢格羅 (Kathryn Bigelow);《泰特羅》,法蘭西斯․福特․柯波拉 (Francis Ford Coppola);《一位金髮少女比較奇特的地方》,曼紐埃耳․德․歐利維拉 (Manoel de Oliveira);《經典老爺車》,克林․伊斯威特 (Clint Eastwood);《惡棍特工》,昆汀․塔倫提諾 (Quentin Tarantino);《墨索里尼的祕密戀人》,馬可․貝洛凱歐 (Marco Bellocchio);《瘋草》,阿藍․雷奈 (Alain Resnais)。
跟往年不同的是,前總編輯尚-米歇․弗侯東 (Jean-Michel Frodon) 去職之後,主編史鐵番․德羅姆 (Stéphane Delorme) 決定率先在十二月號公布編輯部的十大佳片,並準備在一月號公布讀者票選的十大佳片。往年都是在一月號一起公布;既然今年提早一個月公布編輯部的選擇,表示十二月份應沒有夠份量的影片影響大局。
為什麼只有《東京奏鳴曲》這一部亞洲片入選?是因為非常偏愛亞洲電影的尚-米歇․弗侯東離職的關係嗎?還是奉俊昊(BONG Joon-Ho)的《非常母親》(Mother) 還沒上映的關係?還是就如史鐵番․德羅姆在社論中所說的,不管是在日本、在南韓或是在中國,作者們(指電影導演)的「更新」(renouvellement) 看似是愈來愈難了。
細觀這一份片單,有幾部片似乎在其它雜誌──例如《電視全覽》(Télérama) 週刊、《首映》(Première) 月刊──都已獲得共識:《瘋草》、《墨索里尼的祕密戀人》、《惡棍特工》。《電影筆記》比較怪的是把普遍被認作年度大熱門的傑作──米夏埃耳․韓內克 (Michael Haneke) 執導的《白色緞帶》(Das weisse Band)、賈克․歐迪亞 (Jacques Audiard) 執導的《預言先知》(Un prophète) 排除在外。
但《電影筆記》還是拉拔了兩部美國獨立製片:《泰特羅》跟《危機倒數》,尤其《危機倒數》也很神地連奪美國的洛杉磯、紐約、芝加哥三個影評人協會的「最佳影片」跟「最佳導演」,看似也可能會在美國奧斯卡出一點鋒頭。
最能代表《電影筆記》的硬骨精神的影片,絕對是《一位金髮少女比較奇特的地方》跟《哈德維伊》;葡萄牙「一百歲導演」曼紐埃耳․德․歐利維拉跟法國「哲學家導演」布呂諾․杜蒙如果沒有《電影筆記》力挺的話,其「作者」的名聲勢必不會像今日這樣備受重視。另外,同樣也是法國片的《逃亡大王》講的是一位在鄉間從事農業工具買賣的男人,因鄉下地方歧視同性戀,所以他刻意地壓住自己的同性戀傾向;直到有一天,他和一位年輕的北非裔女生譜了一段假戀曲,兩人雙雙被鄉下同胞追殺……的故事。
《電影筆記》年度佳片 2005-2010 http://blog.yam.com/jostar2/article/25005033
第一:《瘋草》(Les Herbes folles)
以下列出導演名:《哈德維伊》,布呂諾․杜蒙 (Bruno Dumont);《東京奏鳴曲》,黑澤清 (Kiyoshi KUROSAWA);《逃亡大王》,阿藍․戈伊侯迪 (Alain Guiraudie);《危機倒數》,凱薩琳․畢格羅 (Kathryn Bigelow);《泰特羅》,法蘭西斯․福特․柯波拉 (Francis Ford Coppola);《一位金髮少女比較奇特的地方》,曼紐埃耳․德․歐利維拉 (Manoel de Oliveira);《經典老爺車》,克林․伊斯威特 (Clint Eastwood);《惡棍特工》,昆汀․塔倫提諾 (Quentin Tarantino);《墨索里尼的祕密戀人》,馬可․貝洛凱歐 (Marco Bellocchio);《瘋草》,阿藍․雷奈 (Alain Resnais)。
跟往年不同的是,前總編輯尚-米歇․弗侯東 (Jean-Michel Frodon) 去職之後,主編史鐵番․德羅姆 (Stéphane Delorme) 決定率先在十二月號公布編輯部的十大佳片,並準備在一月號公布讀者票選的十大佳片。往年都是在一月號一起公布;既然今年提早一個月公布編輯部的選擇,表示十二月份應沒有夠份量的影片影響大局。
為什麼只有《東京奏鳴曲》這一部亞洲片入選?是因為非常偏愛亞洲電影的尚-米歇․弗侯東離職的關係嗎?還是奉俊昊(BONG Joon-Ho)的《非常母親》(Mother) 還沒上映的關係?還是就如史鐵番․德羅姆在社論中所說的,不管是在日本、在南韓或是在中國,作者們(指電影導演)的「更新」(renouvellement) 看似是愈來愈難了。
細觀這一份片單,有幾部片似乎在其它雜誌──例如《電視全覽》(Télérama) 週刊、《首映》(Première) 月刊──都已獲得共識:《瘋草》、《墨索里尼的祕密戀人》、《惡棍特工》。《電影筆記》比較怪的是把普遍被認作年度大熱門的傑作──米夏埃耳․韓內克 (Michael Haneke) 執導的《白色緞帶》(Das weisse Band)、賈克․歐迪亞 (Jacques Audiard) 執導的《預言先知》(Un prophète) 排除在外。
但《電影筆記》還是拉拔了兩部美國獨立製片:《泰特羅》跟《危機倒數》,尤其《危機倒數》也很神地連奪美國的洛杉磯、紐約、芝加哥三個影評人協會的「最佳影片」跟「最佳導演」,看似也可能會在美國奧斯卡出一點鋒頭。
最能代表《電影筆記》的硬骨精神的影片,絕對是《一位金髮少女比較奇特的地方》跟《哈德維伊》;葡萄牙「一百歲導演」曼紐埃耳․德․歐利維拉跟法國「哲學家導演」布呂諾․杜蒙如果沒有《電影筆記》力挺的話,其「作者」的名聲勢必不會像今日這樣備受重視。另外,同樣也是法國片的《逃亡大王》講的是一位在鄉間從事農業工具買賣的男人,因鄉下地方歧視同性戀,所以他刻意地壓住自己的同性戀傾向;直到有一天,他和一位年輕的北非裔女生譜了一段假戀曲,兩人雙雙被鄉下同胞追殺……的故事。
《電影筆記》年度佳片 2005-2010 http://blog.yam.com/jostar2/article/25005033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