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影片《黎巴嫩》(Lebanon) 被李安選為最佳影片,證明以色列電影的健康旺盛。這部片是以色列男導演山繆․馬歐茲 (Samuel Maoz) 的首部作,講的故事跟《與巴席爾跳華爾滋》(Waltz With Bashir) 一模一樣,都在講一九八二年的黎巴嫩戰爭。即使李安評審團再次為以色列電影表達肯定,但看看《與巴席爾跳華爾滋》在大台北僅賣了二十多萬的票房,可證在台灣強烈關心作者電影的觀眾大約就是二十多萬票房所換算出來的觀影人次。下面是山繆․馬歐茲狂吻金獅獎的圖。



據說《黎巴嫩》幾乎都在坦克車裡面以及從坦克車裡面看外面而已(下圖)。



威尼斯影展不同於坎城影展跟柏林影展,它的第二大獎是最佳導演銀獅獎,不是評審團特別獎──坎城的評審團大獎是第二大獎(又跟小獎『評審團獎』不一樣)。《不需要男人的女人》(Zanan bedoone mardan) 似乎有德國資金,但是是伊朗女導演席琳․倪夏 (Shirin Neshat) 執導的。

誰看過長達六個小時的義大利影片《燦爛時光》?實在很難忘這一位女演員雅思敏特林卡 (Jasmine Trinca),當初演有點變得呆呆的女孩子。《大夢》(Il Grande Sogno) 的評價不算很好,但周星星我還是為雅思敏特林卡高興(好重的獎~~呀!)。







俄羅斯裔女演員仙妮雅․拉波波 (Ksenia Rappoport) 靠義大利影片中的表現獲獎。圖為九月九號首映時。



放一張九月二號影展開幕圖,圖為評審團。左起義大利男歌手、李安、義大利女導演、美國男導演、法國女演員桑德琳․波奈兒 (Sandrine Bonnaire)、印度男編劇。我這樣放,讓我想起我為報導坎城影展奮鬥的過程……



周星星我實在太喜歡桑德琳․波奈兒 (Sandrine Bonnaire) 了,所以要再放兩張桑德琳․波奈兒的圖片(九月三號)。





C'est la fin... this is the end, my only frien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el quel 的頭像
    Tel quel

    就像這樣 Tel quel

    Tel qu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