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要說,西恩․潘主演的《國王人馬》(All the King's Men) 大概不合台灣人的胃口,所以檔期已經被抽掉,無法和北美洲同步上映,甚至可能不會在台灣上映。
西恩․潘這幾年因為投入政治很深,所以在美國成為話題人物;唯一能跟他享有類似光環的,就是喬治․克魯尼 (George Clooney)。例如,下一張圖片是他在二○○三年三月伊拉克戰爭之前,確切日子是二○○二年十二月西恩․潘他親自跑到伊拉克巴格達視察、訪問,相信有一些人還有些記憶。
下一張圖則是二○○五年六月,地點在伊朗的德黑蘭。
再下一張圖則是
西恩․潘第一個吸引我的其實是他執導的作品,而不是他這些以好萊塢明星而言有些奇怪的作為。像,很奇怪,台灣難道沒演過《承諾》(The Pledge) 嗎?(對不起,有一段時間我人不在台灣。)從來沒人提到《承諾》很優,真的是滿奇怪的事。
幸好 Samuel Blumenfeld 事先做好功課,他提的問題還真的滿棒的。西恩․潘的父親李歐․潘 (Leo Penn) 在一九五○年代被麥卡錫主義掃到,成為好萊塢的黑名單,一九五二年李歐․潘在洛杉磯開始失業。他搬到東岸,依舊落魄了好幾個月。後來李歐․潘勉勉強強在舞台劇的圈子找到一份工作,並認識 Eileen Ryan,也就是西恩․潘的母親。李歐․潘在一九五○年代末期搬回加州,成為電視影片的導演。雖然不算太得志,但李歐․潘跟兒子西恩․潘說:「我的工作就是把很爛的影片導演成比較不爛的影片。」
S. Blumenfeld 馬上提到在一九九九年時,西恩․潘曾經和一些好萊塢影人署名反對伊利亞․卡山 (Elia Kazan) 獲奧斯卡終身成就獎一事,這是否是報復伊利亞․卡山當年害到西恩․潘之父李歐․潘的行為?西恩․潘回說不是,而是其它的理由(『伊利亞․卡山在當時罔如上帝;好萊塢如果有人願意帶頭反對黑名單,絕對就是他。』)。西恩․潘敘述了一些小故事,說他們父子在一九七○年代中期曾經經過伊利亞․卡山的拍片現場,他們兩位大人都互相打了招呼;而且西恩․潘說他父親認為伊利亞․卡山其實值得一座終身成就獎。
跟《電影筆記》裡面的專訪一樣,西恩․潘特別提出《世界大戰》這部片用以說明伊拉克巴格達的民眾他們面對戰爭的恐懼。西恩․潘跟周星星我在第一次看《世界大戰》的時候似乎有著相同的感覺:恐懼。
《國王人馬》不是翻拍片,而是再一次改編同一本小說。影片影射一九三○年代的政客 Huey Long,但今日看來更像是諷刺時政。請大家不要忽略《國王人馬》這部片,就算它是直接發 DVD,恐怕還是有值得討論的地方。
西恩․潘的弟弟克里斯․潘 (Chris Penn) 今年過世,西恩․潘家族非常低調、不願意談死因。據推測應是嗑藥過量。(本網誌匆匆寫成,沒寫出太多細節就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