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紀錄片的冬天」中建議:對台灣的紀錄片的批判,也應該要轉成對台灣電視的批判。我要再詳細解釋一下。

大約是一九九二年跟一九九三年之交,有線電視開始大量地出現。以往被俗稱為「第四台」的有線電視,不僅僅是非法經營,而且因為播放色情影片導致民眾對有線電視有極大的誤解──周星星我曾向家裡建議裝設有線電視,反被父親指責「第四台都播一些色情節目」遭拒絕。結果,周星星我老家現在還不是照樣有有線電視,我父親好像還看得很高興。奇怪,周星星我如果想看色情節目,幹嘛要在客廳大剌剌地看?

因為有線電視興起,周星星我一度愚笨地認為電視節目將更多元,甚至某些製作精良的電視影片將得以竄起,培養出更多優秀的電影導演。但是,在商仍然要言商,有線電視頻道愈多,製作成本居然被壓更低。以前老三台的時代,一齣叫座的八點檔連續劇收視率都是百分之三十幾;現在一齣有線電視頻道的連續劇收視率到了百分之五就要鬼叫鬼叫,可見頻道愈多也分散掉觀眾的收視習慣。在這種情況下,不夠媚俗的節目不會被電視台支持,因此往有線電視頻道尋找優質影片的確是緣木求魚。

公營電視它存在的理由就是要經營優質影片、優質節目,不讓精緻文化被商業邏輯打垮。因此,所有的公營電視都應該要投入紀錄片的製作才對。台灣的公營電視,數得出來的有公共電視以及剛公營化的華視(中華電視台),但為什麼華視看起來仍然像以前的華視,公視卻不太像公視?真是因為超級沒錢嗎?

答對了,真的是因為超級沒錢,以及超級沒能力。雞生蛋、蛋生雞,台灣先天體質已經不良:從未嘗試徵收電視稅的台灣大概永遠都徵收不到電視稅了。大家耳熟能詳的
英國 BBC、日本 NHK哪一個不是靠徵收電視稅來經營優質節目?像,周星星我就超級好奇為什麼法、德合資的藝文台 arte 能夠經營得如此有聲有色,但藝文台 arte 卻比英國的 BBC、日本的 NHK 擁有更少的預算?我不是藝文台 arte 的專家,更不是藝文台 arte 的財務經理,我很難解釋為什麼藝文台 arte 能夠經營得下去以及還能夠投資製作作者電影。我只知道我很喜歡看藝文台 arte 播映的影片、(以前)每個禮拜六晚上的《地圖下》(Le Dessous des cartes),或某位女主播(她離職了嗎?)一個禮拜用母語德文播報新聞、一個禮拜用法文播報新聞的酷樣。也不瞞各位:我是在藝文台 arte 看到台灣的紀錄片《我愛 (080)》(楊力州執導),看到色彩一級棒的《阿飛正傳》等等等。台灣的公視、華視為什麼不投資更多的紀錄片?

而且,不僅僅是「投資」這件事而已,更要「多投資」在一部片上面。有些紀錄片,真的是要有更大的預算才能拍得出震撼人的效果,絕對不是什麼每部片都才新台幣一百萬而已。

某些電視頻道,例如大愛,其實也非常接近公益性質的頻道。但是,這一類宗教辦電視的頻道都有一個很保守的編輯方針,例如我在「紀錄片的冬天」提到的一個題材:到越南實地拍攝,把台灣販賣越南人士的人蛇集團這問題拍出來──想也知道為什麼大愛要拍這一部紀錄片?(未完,兩天內補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el quel 的頭像
    Tel quel

    就像這樣 Tel quel

    Tel qu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