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 DVD 革命性的新技術,可以只用一張碟片看完一部長片(單面雙層的技術),還可以選擇聲軌跟不同語言的字幕,DVD 讓以往沒辦法被流通的影片突然被擠進血管中,才會有今天有人到處尋找國外 DVD 這種只屬於二十一世紀的新現象。當然,筆者還是看得出這現象的侷限處:要嘛是內加英文字幕,要嘛就一定要是英語發音,因為大部分能夠直接看國外的 DVD 的影迷還是只能用英文當蘇彝士運河。所以,到最後能仰賴的仍然以美國發行的第一區 DVD 為主(另有一說是香港發行的全區 DVD 也很重要,或乾脆是中國的盜版),英國發行的第二區 DVD 為輔,歐洲大陸地區發行的 DVD 很可能在台灣只有個位數的消費者。經由以上奇奇怪怪的管道,我們可以看到、蒐藏到在台灣罕見或不可見到的影片

現在,約一個月前,筆者在看《國際郵件》(Courrier international轉載英文雜誌 Technology Review 中的一篇文章,一家美國資訊公司 InPhase Technologies 正在研發(而且已經成功)一種類似 3D 的存取技術(holographique,我不知該如何翻譯),存取速度更快,存取的資料也更多,一張碟片可容納一張標準 DVD 又再六十倍的資訊。這一篇文章雖然有點長,但還不算太難,卻已經勾起我許多聯想。目前,樂觀派的人認為 InPhase 會在二○○六年底將此產品商業化,但是比較謹慎的人會說二○○七年可能都還看不到它全方位的量產。

技術的問題我沒興趣,是二○○六年還是二○○七年我也沒興趣,但是,總是可以說到二○一二年的時候,這樣的 DVD 到底能革命到什麼程度。一張 DVD 可以存到 200G 的資料,豈不是所有馬丁˙史柯西斯 (Martin Scorsese) 的影片全都在一張 DVD 裡面?或所有瑪麗蓮˙孟陸 (Marilyn Monroe) 的影片全都在一張 DVD 裡面?聽起來的確讓人興奮。不過,重點始終在於發行商是否願意花心思在編輯 DVD 上。不要提台灣不算少的片商根本不在乎影片被壓出來是 1.33 :1 還是 1.85 :1 或(台灣影片超罕見的)2.35 :1(也不願意再投資讓導演錄製聲音評論),連法國都有片商懶得把美國片的英文字幕壓出來,因為他們自動地認為 DVD 是給法國人看的,所以只要壓法文字幕就可以了。現有的 DVD 市場其實已經不算差(只是要找得到正確管道買到不錯的片),但我期待的遠景應該是:台灣把楊德昌、蔡明亮的影片壓好並內建英、法、德、西班牙文……等等字幕外銷到其它地方,或丹麥把「九五教條」的影片壓好並內建英、法、德、西班牙文……(有中文更好)等等字幕進口到台灣。影片的流通將會無遠弗屆,網路購物也應該會更方便、更安全。

但最重要的是,買了影片之後,還要有時間看影片。影評當然還是會有很重要的地位,總不能買了一些內藏一百個小時影片的 DVD 到最後還是認為《機戰未來》很不錯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el quel 的頭像
    Tel quel

    就像這樣 Tel quel

    Tel qu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