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利德里希尼采的墓位在最左邊小他快兩歲的妹妹伊莉莎白尼采 (Elisabeth Nietzsche) 位在最中間──她是尼采過世後操弄其著作的編輯跟「傷害者」──,最右邊的墓則是尼采的雙親以及尼采的弟弟路德維格約瑟夫尼采 (Ludwig Joseph Nietzsche) ──其死去時年僅兩歲。縱使尼采在文化界有極端巨大的影響力,縱使荷肯的居民已盡可能地向聯邦政府陳情,荷肯的命運似乎已在倒數計時當中。

荷肯在冷戰時期被劃分在東德的區域,人口一直不多。由於德國它自己已減少核能發電的比例,以及
萊比錫地區要新蓋一座發電廠用以取代舊的兩座超級會污染的發電廠,因此,萊比錫南方的區域被選定要蓋那座新的發電廠。原料?當然就使用荷肯地下的褐煤。如此,也降低了運送燃料的經費。但,一旦開挖荷肯,不僅僅是荷肯這整座市鎮將毫無遺跡,連附近的小市鎮瑟森 (Sössen) 恐怕也將不保。據說在共產東德時期,開採褐煤是非常普遍的事,因為污不污染不被考慮,但只要有開採就意謂提供了一些勞工階級的礦工工作。

尼采重不重要?
美國能源公司 MIBRAG 說他們會把荷肯的教堂以及尼采的墳墓通通移走。問題就在荷肯曾經在東德,而伊莉莎白尼采操作後的尼采學說曾被國家社會主義胡亂解釋,所以共產黨傾向不再提他、故意遺忘他。所以,瑞士的《時代報》其文章標題是〈尼采的第二次死亡〉。

周星星參考瑞士的《時代報》
(Le Temp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el quel 的頭像
    Tel quel

    就像這樣 Tel quel

    Tel qu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