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群史柯西斯式的惡魔在「填縫隙般的布景」陰影中毫不含糊地出場,比較不像是志願地幽居,比較像是被劇本命令要被隔絕。比較少畏懼的東西,比較多力量的展現。柯林˙蘇利文 (Colin Sullivan)(戴蒙)這位混進波士頓警界的黑道必須在不引起懷疑的前提下幫助他自己的幫派,而比利˙寇斯提根 (Billy Costigan)(狄卡皮歐)這位性子衝的條子要堅決否認再跟警界有任何瓜葛以混進愛爾蘭裔黑幫。很快地我們交付給第一位充分的信心,坐辦公室,任務是調查在辦公室內會是哪一位洩漏警方的消息──因此等於是自己尋找自己;第二位驚奇地發現他的手「絕對不會」發抖,他要陪伴的伙伴們也都一樣。《神鬼無間》屬於這種類型:永遠在擔心會顯露出弱點。

史柯西斯宣稱在翻拍劉偉強、麥兆輝的《無間道》
(Infernal Affairs) 之前沒有看過那部片。沒有人強迫你一定要相信這件事,特別是《神鬼無間》的許多場景似乎完全依照《無間道》的方式拍攝、調整節奏跟剪接。最大的改變在於女性角色:在原作中本來有三位,在翻拍作只剩下唯一一位。但瑪朵琳 (Madolyn) 這一角只是被挪用來當柯林跟比利之間的骨幹,在兩人之間她的心不時偏向兩方。她自滿於將一般的表裡不一(偽善)的規則人性化起來,從中可看出史導在一部純男人的影片中安插進一位女人之後的不自在。一等一的模特兒,精神科醫師,被男人們的脆弱驚慌到的女朋友,薇拉˙法米迦 (Vera Farmiga) 既是這些全部也什麼都不是。重點根本不在這兒,重點是《無間道》給了史柯西斯完美的劇情主題 (pitch):兩位主角如此相近、互相依賴,卻又盲於彼此正是共一體的正面、反面。

原作比較著重在高科技背景跟傳統廣東歌中的同志情誼,
《神鬼無間》則完全走到它的反面:在最後對決之前,比利跟柯林只互相碰過一次(還沒有照面),就是在昆南 (Queenan)(辛)跟他的左右手丁南 (Dignam)(華柏格)會見新進人員時,他們很短暫地在辦公室門口擦身而過。當比利正耐心地等待召見,攝影機的運動切過他的臉用以拍進柯林,他們連眼神都沒有交錯到。兩位都是菜鳥,都剛從同一個競試過關,但在那時他們倆從未出現在同一個鏡頭中,也從未在同一個場地共同出現。柯林在一堆有電梯、有走廊、有辦公室的環境中高昇,比利則穿越廚房、酒吧後面的隔間、破舊的公寓騎樓;運用平行剪接將這兩位遊蕩過的路線串起來,製造出它平行剪接的純粹力量,宛如冷和熱、火和冰、精算跟火拚之間的衝突。

前二十分鐘就是這樣將兩條線併在一起:把柯林從童年開始的向上爬一直推到他榮登高階警官一職,把比利從競試講起,中間還經過為了說服其他人他已不再屬於警界而必須蹲的牢獄,直到終於再回到「家族」事業──這構成了一個十字架的敘事線,
《神鬼無間》變成是向霍華˙霍克斯 (Howard Hawks) 的《疤面煞星》(Scarface) 致敬之作。從《神鬼無間》中可看出史柯西斯他這位瘋電影 (le cinéphile) 的人跟他這位導演 (le cinéaste) 構成的平衡,而且,必須要看到《神鬼無間》第二遍才會注意到存有此項動機。即使他很少為發光發亮的提醒採用表現主義的面向,十字架卻跟他義大利裔美國人額頭上的眉毛一樣奪目。超巨大的十字架,就在機場走道到處都是,而比利出現在此景竟然很奇怪地只打了一通電話而已。才剛打掉一個十字架,另外一個就在電梯的牆上用膠帶黏著,一旦此電梯門打開,片尾的第一個戲劇性一擊衝擊力超強(但似乎也在期待中)。到底是驚鴻一瞥還是切合的形式,是細節還是結構,是威脅還是受到保護,是預兆的徵象還是那個室內設計已限定在內的每一位都被一個更高等的意志限制住,這個十字架其實並沒有作出什麼選擇。在這「十字架」跟比利、柯林兩人交錯的「路徑」之間,有著「飛機」跟《神鬼玩家》(Aviator) 這部片之間一樣的關係。這種「形式」跟「內容」搭起來的巧合,正是史柯西斯的新健康(譯註:的確是用這個詞,意義或許是『新鮮活力』)會激起的新疑慮:根本就前後不一致。機器如此效力強,以致它進攻到角色,讓角色們的行動更加堅毅不拔,以致這些行動會再回來對抗更大的龍捲風。(未完,日後將出這一篇影評的完整版。)

此外,本期《電影筆記》有一篇最刺激的專訪:由尚
-米歇˙弗侯東跟西黎˙內哈 (Cyril Neyrat) 訪問阿藍˙雷奈 (Alain Resnais)阿藍˙雷奈跟《電影筆記》有仇嗎?並沒有。不過,翻開台灣早期某些文章,就是有人喜歡搞分裂,什麼《電影筆記》五人幫隸屬塞納河右岸自成一派、阿藍˙雷奈隸屬塞納河左岸偏向右派……等等。《電影筆記》似乎自阿藍˙雷奈的第一部片《廣島之戀》(Hiroshima mon amour) 開始就不停地支持阿藍˙雷奈的創作精神,特別是《多心》(Cœurs) 推出後又再一次把阿藍˙雷奈的名聲推到最高點。這一篇專訪,除非是周星星我以前本來就沒什麼專心在看《電影筆記》,否則還真是我見到過的最長的一篇。想要多瞭解阿藍˙雷奈的創作精神,這篇專訪恐怕會成為重要的歷史文件,因此我將一點一滴地利用時間看看能不能在一年內把它翻完。敬請期待,且不要太快變老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el qu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