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托羅他說,《羊男的迷宮》已在他心中盤桓二十年;如果當他還是菜鳥導演的時候就能夠募得足夠的資金,《羊男的迷宮》應該就會是他執導的第一部片。周星星我認為幸好不是如此,因為今天的數位科技比當時更加夠力,所以我們才能夠有今天如此驚人的《羊男的迷宮》。運用很多特效的《羊男的迷宮》讓周星星我想起彼德˙傑克森(Peter JACKSON)這位也超級會用特效的導演,但會有這個聯想最主要是因為戴˙托羅的身材、臉型都很像彼德˙傑克森。其實呢,法國影評界已經把戴˙托羅比喻成墨西哥的提姆˙波頓(Tim BURTON),我認為非常地貼切;但我想再更進一步:戴˙托羅其實是非英語世界的提姆˙波頓。玩奇幻 (le fantastique),戴˙托羅已經是頂尖的一員。


一九三六年,法蘭西斯柯․佛朗哥 (Francisco Franco) 將軍發動叛亂,形成三年的內戰。《惡魔的脊椎骨》的故事從一九三九年講起,正好是內戰末期。一開始我們看到的地景其實比較接近北美洲墨西哥,因為一片廣褒的黃土讓人聯想成是沙漠;整個故事將圍繞在一個天主教的孤兒院裡面。幽靈、鬼魂的鬼故事讓孤兒院裡面的人人人人心惶惶,漸漸地奇幻的元素,以及奇幻的影像將主宰整部影片的調性。攝影,根本不用再說了。除了兩部美國片《秘密客》(Mimic)、《刀鋒戰士二》(Blade II) 外,戴․托羅一向啟用他的墨西哥同胞葛雷摩․納瓦羅 (Guillermo Navarro) 擔任攝影指導。《惡魔的脊椎骨》特殊的暖色調非常吸引人(下五張圖)。

《羊男的迷宮》則是把時代定在一九四四年,地景跟《惡魔的脊椎骨》差了十萬八千里(不僅僅是隱喻):這一回我們跑到山中,甚至是森林裡面。為了迷宮等等場景,我們更加強冷色調;但其它地方還是太誇張的暖色調。須知:《羊男的迷宮》現在的劇本已經跟二十年前戴․托羅設想的《羊男的迷宮》已有很多的修正。一位年輕的小女孩 Ofelia(由 Ivana Baquero 飾)跟著母親 Carmen(由 Ariadna Gil 飾)跑去山中一營區投靠佛朗哥派的指揮官 Vidal(由 Sergi López 飾)上尉的故事。Carmen 再嫁 Vidal 上尉並已懷有 Vidal 上尉之子的身孕,所以對 Ofelia 來說 Vidal 上尉是她的繼父。

Ofelia 被一隻昆蟲/精靈指引,走進已有數百年歷史的迷宮中,結果遇見一位奇獸:半人半羊的詭異生物,他自稱是牧神 (Fauno)。牧神丟給她三件必做之事,因為她真實的身份其實是一位公主,而公主有義務要完成那三件事。

《羊男的迷宮》比《惡魔的脊椎骨》更加融合奇幻跟史實,周星星我甚至要說戴․托羅其實是拍了一部成人童話。詭異的時候很詭異,暴力的時候很暴力(應該會被列為限制級),但很突然在結尾的時候又童話般地催淚,心腸要很鐵才可能不濕眼眶。戴․托羅真的拍出一部傑作;就算今年坎城拿不下一座金棕櫚獎,但(應該)絕對有權踢掉《火線交錯》的最佳導演獎。詳細影評,將等這部片正式上院線後再發表出來──因此可能是一年後的事。金馬影展某一下午場,甚至是晚上十一點半那一場,絕對要搶下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el quel 的頭像
    Tel quel

    就像這樣 Tel quel

    Tel qu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