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eb 17 Tue 2009 00:00
洛宏康鐵 (Laurent Cantet) 專訪(第二部分)
《電影筆記》:拍片工作持續一整個學年嗎?
- Feb 17 Tue 2009 00:00
洛宏․康鐵 (Laurent CANTET) 專訪(第一部分)
- Feb 17 Tue 2009 00:00
洛宏康鐵 (Laurent Cantet) 專訪(完結篇)
康鐵:觀眾其實是佔有(或曰『霸佔』)了影片,有點就像演員們那個樣子。他們以他們自己的生活經驗對抗影片,特別是你們所提到的那兩部片,第一部片(《人力資源》)談到父子之間地位的差別以及將兒子的地位再給予優勢,觸動了非常多的觀眾的心,因為,這相當符合某一整個世代所關心的事。還有一些對那些電影院老闆來說不太常看到的年輕工人跑來看電影,因為這部片就是在談能夠觸動到他們的心的事情。跟觀眾會面,能讓我衡量我們已經拍好的東西是否足夠真確。而且,這樣的會面能幫助我擬出一些問題,這些問題跟我們每一位都有關。
- Feb 17 Tue 2009 00:00
洛宏康鐵 (Laurent Cantet) 專訪(第四部分)
所以,我們的情況總還算是都是事先寫過的東西,我們一下子稍微偏離它,然後我們又再回到它,但總是有一個處於外在的決定權決定他們。一旦影片剪接完畢,我們馬上就安排一場針對演員以及針對拍片團隊來放的試片,對我來說,這場試片根本是比坎城的那一場首映更加讓我緊張難受。
- Feb 17 Tue 2009 00:00
洛宏康鐵 (Laurent Cantet) 專訪(第三部分)
康鐵:每當我在進行某一部片的時候,我都有個感覺,啊,這應該會是我的最後一部片吧,因為,我很可能想不到點子好拍下一部。當有個點子冒出來時,我真的會信任那個點子。每一部片就是這樣自行成形的。我沒感覺說我是根據前一部片才想到下一部片的點子的。也許,在《人力資源》跟《行事曆》之間,可能會是這樣:當時我感覺說我已經開始接觸某一個主題了,但又好像沒辦法把它一直弄到底。工作中的人際關係,在此世界中這樣的工作能給出什麼樣的地位,對我來說是重要的事,也讓我更加想走得更遠。
- Feb 17 Tue 2009 00:00
洛宏康鐵 (Laurent Cantet) 專訪(第二部分)
《電影筆記》:拍片工作持續一整個學年嗎?
- Feb 17 Tue 2009 00:00
洛宏․康鐵 (Laurent CANTET) 專訪(第一部分)
- Feb 17 Tue 2009 00:00
洛宏康鐵 (Laurent Cantet) 專訪(完結篇)
康鐵:觀眾其實是佔有(或曰『霸佔』)了影片,有點就像演員們那個樣子。他們以他們自己的生活經驗對抗影片,特別是你們所提到的那兩部片,第一部片(《人力資源》)談到父子之間地位的差別以及將兒子的地位再給予優勢,觸動了非常多的觀眾的心,因為,這相當符合某一整個世代所關心的事。還有一些對那些電影院老闆來說不太常看到的年輕工人跑來看電影,因為這部片就是在談能夠觸動到他們的心的事情。跟觀眾會面,能讓我衡量我們已經拍好的東西是否足夠真確。而且,這樣的會面能幫助我擬出一些問題,這些問題跟我們每一位都有關。
- Feb 17 Tue 2009 00:00
洛宏康鐵 (Laurent Cantet) 專訪(第四部分)
所以,我們的情況總還算是都是事先寫過的東西,我們一下子稍微偏離它,然後我們又再回到它,但總是有一個處於外在的決定權決定他們。一旦影片剪接完畢,我們馬上就安排一場針對演員以及針對拍片團隊來放的試片,對我來說,這場試片根本是比坎城的那一場首映更加讓我緊張難受。
- Feb 17 Tue 2009 00:00
洛宏康鐵 (Laurent Cantet) 專訪(第三部分)
康鐵:每當我在進行某一部片的時候,我都有個感覺,啊,這應該會是我的最後一部片吧,因為,我很可能想不到點子好拍下一部。當有個點子冒出來時,我真的會信任那個點子。每一部片就是這樣自行成形的。我沒感覺說我是根據前一部片才想到下一部片的點子的。也許,在《人力資源》跟《行事曆》之間,可能會是這樣:當時我感覺說我已經開始接觸某一個主題了,但又好像沒辦法把它一直弄到底。工作中的人際關係,在此世界中這樣的工作能給出什麼樣的地位,對我來說是重要的事,也讓我更加想走得更遠。
- Feb 17 Tue 2009 00:00
洛宏康鐵 (Laurent Cantet) 專訪(第二部分)
《電影筆記》:拍片工作持續一整個學年嗎?
- Feb 17 Tue 2009 00:00
洛宏․康鐵 (Laurent CANTET) 專訪(第一部分)
- Feb 17 Tue 2009 00:00
《四百擊》觀影經驗徵文大賽
ㄟ,《四百擊》跟《童年再見》有何關係?沒錯,問得好。因為暫時還沒有要中譯《四百擊》劇本的計劃(其實已經譯了十幾頁),但卻已經有中譯《童年再見》劇本的計劃,所以,就先送《童年再見》的中譯劇本了。
- Feb 17 Tue 2009 00:00
克勞德貝黎 (Claude Berri) 一圖
所以這張圖是去年凱撒獎時拍的,柯奇許以《家傳秘方》拿下最佳導演時。事實上,該片拿下(我已經背過不知多少次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最有希望女演員。
- Feb 16 Mon 2009 00:00
2009 柏林影展得獎名單
不管各大報是採用法新社的還是中央社的新聞稿,我老早就預見到:不會有人略有一些文學常識。Claudia Llosa 果然如我預期都被翻成「洛薩」的音。有沒有人有買過 Mario Vargas Llosa 的小說中譯版呢?事實上,我之前的猜測沒錯:馬利歐華加斯尤薩果然跟克勞蒂亞尤薩有親戚關係:馬利歐華加斯尤薩是克勞蒂亞尤薩的叔叔(或伯伯或舅舅)。(我猜台大外文系的張教授應該要捶胸哀嚎吧……奮鬥了十多年,結果『尤薩』還是冒不出來~)
- Feb 14 Sat 2009 00:00
新浪潮的(種種)策略
但我們仍然很興奮地為聽眾們整理了那一個時期的法國電影之所以有新氣象的原因,以及那些被某些具有意見領袖地位的導演們(如來自《電影筆記》的導演們)所推崇的大師們的風格及影響。而那時,我們也試著與大家分享電影史學研究的一些心得與問題(甚至是困難)。
- Feb 14 Sat 2009 00:00
新浪潮的(種種)策略
但我們仍然很興奮地為聽眾們整理了那一個時期的法國電影之所以有新氣象的原因,以及那些被某些具有意見領袖地位的導演們(如來自《電影筆記》的導演們)所推崇的大師們的風格及影響。而那時,我們也試著與大家分享電影史學研究的一些心得與問題(甚至是困難)。
- Feb 14 Sat 2009 00:00
新浪潮的(種種)策略
但我們仍然很興奮地為聽眾們整理了那一個時期的法國電影之所以有新氣象的原因,以及那些被某些具有意見領袖地位的導演們(如來自《電影筆記》的導演們)所推崇的大師們的風格及影響。而那時,我們也試著與大家分享電影史學研究的一些心得與問題(甚至是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