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導演比利․奧古斯特 (Bille AUGUST) 的《再見巴伐納》(Goodbye Bafana) 講的是曼德拉的故事。James Gregory(由 Joseph Fiennes 飾)是 African National Congress 領袖曼德拉(由 Dennis Haysbert 飾)的獄卒,《再見巴伐納》大致在講這兩人之間的互動。目前它被批評太老套、太符合美國電影的模式,得獎已不可能。台灣片商已購進此片,但把片名取為《再見曼德拉》比較能讓人知道故事在講什麼。 李玉的《蘋果》也是雷聲大、雨點小的片。雷聲大是因為來自中國就有類似《頤和園》的麻煩,雨點小是因為在中國被視為是大驚小怪的事到了西方世界都變成小驚不怪的事。
先從朴贊郁的《賽博格之戀》談起。這位《原罪犯》的作者被邀來柏林,好像是被邀來受辱的。受不了的觀眾此起彼落,還能夠撐到最後的觀眾八成是期待一場 RAIN 的小型演唱會。等著看大媒體修理這部片吧。那,柏林為什麼要讓它參加競賽?把它跟《醜聞筆記》調換,絕對說得過去。
開幕片《玫瑰人生》講愛迪特․皮雅芙 (Edith Piaf)(這是藝名)的人生,長達兩小時快二十分鐘。我第一次聽到她的名字是在《搶救雷恩大兵》由湯姆漢克斯 (Tom Hanks) 說出,去法國留學後才知她是嬌小玲瓏的歌手。一堆 CD 都很便宜,我記得我曾以低於新台幣五百塊的價錢買了四張愛迪特․皮雅芙的 CD;但老實說我還是比較喜歡夏勒․邰內 (Charles Trenet) 的歌曲。影片今天(二月十四號)要在全法國上映,目前有不少好評。但,其他國家的人看這部片會有共鳴嗎?台灣觀眾將看得到這部片。
《柏林迷宮》跟《特務風雲》(預算快一億美金!)都很政治,符合柏林的立場。柏林影展主席對《柏林迷宮》開玩笑說:難得在一部美國片裡面看到一位正派的德國人,所以我不得不邀《柏林迷宮》來柏林!但《柏林迷宮》跟《特務風雲》一樣:反應中等 (mitigé)。《特務風雲》(下圖)預算超高,時間超長(將近兩小時五十分鐘),目前在美國已收不回本;勞伯․狄尼洛 (Robert De NIRO) 被視為沒製造什麼特別的風格,只是把劇情、過程交代出來而已。
後面幾天還有很多片要放,但周星星我預期:就像柏林常常會誇大很多小題材的片,例如去年在影展期間最被影評人肯定、後來也拿到金熊獎的《旅行之歌》,一到外地就被冷淡對待。如果大片都不行,那麼中國王全安的《圖雅的婚事》、南韓張律的《沙漠夢》可能會創造出佳績。不認識張律的人,可以點一下他的名字看中文介紹。
此外,我在右邊開了一個分類「三大影展」,點下去即可複習去年的坎城影展跟威尼斯影展。莫忘記,「菊地凜子」的漢字跟圖片,都是在本部落格作全台灣的第一次出現。
- Feb 14 Wed 2007 00:00
兩腿無力的二○○七年柏林影展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