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倫提諾:為這個場景,我實在花了很多時間在想它……在汽車相撞之前發生的事,似乎也更加重要。音樂,將車內女孩子們的鏡頭跟車內的麥克的鏡頭並置,慢慢地馬力加到最大,等待(某件事即將發生),然後……蹦!!為了這個汽車相撞,其實我早已知道我想要的是什麼效果,但重複那幾個鏡頭其實是在剪接的時候才決定的。不過也不是在剪接的當天才決定,而是在快要剪接之前。我發覺這種重複能讓這個場景完全發揮功用,為的是讓大家能夠瞭解到比較美學的意念。麥可․帕克斯 (Michael Parks) 所飾演的角色厄爾․麥克葛羅 (Earl McGraw) 在片中醫院的場景裡說到:「同一時刻四個靈魂就這樣飛走了。」
這種同時性也讓麥克亢奮起來。《衝鋒免死令》並非是一部 slasher movie,因為在一部 slasher movie 裡面,男殺手是一個接著一個把女孩子給殺掉。只在一個彈指之間,四個靈魂同時飛到天空或飛到地獄。如果能夠不用到很快速的剪接就能夠達到這個完滿的效果,其實沒別的方法,只能夠重複幾次那個衝擊。我非常激賞這個點子,但誠實地說,我曾經懷疑它是否有效。我這作法是在騙觀眾嗎?所有人,排名第一位的就是哈維․溫斯坦 (Harvey Weinstein) 跟我的剪接師,都向我保證:沒有啦,實在必須這樣子做呀,只有這樣子做才能夠讓我們更感覺到痛苦。你們可以看到叢林․茱莉亞 (Jungle Julia) 她的一條腿怎麼樣跟她的身體分裂開,然後掉到地上又再蹦起來……把每一個細節都秀出來,對我來說這很重要。你們覺得這樣子做有效嗎?(Did that work for you guys ?)
《電影筆記》:當然。
塔倫提諾:讚呀!為了這個鏡頭,我其實一直想到觀眾。我喜歡跟著觀眾一起玩,想著要把他們帶到一些以前沒去過(沒見過)的地方。當我跟一個女人做愛的時候,我非常地注意她發出來的任何微弱的聲音,目的是要把她帶到我想帶她去的地方,直到爽到不行(jouissance,極爽)。跟觀眾在一起是很類似的事。我之所以用到性愛的隱喻,是要試著跟你們說當音樂漸漸地大聲時,你們就進入到那個節奏,你們就是特技演員麥克:你們會希望一定要有汽車相撞。
《電影筆記》:不會吧,女孩子們都這麼地討人喜歡。
塔倫提諾:我認為會。Here's my point : you want the sensation. 讓我來告訴你們我到底是怎麼想:如果在最後一刻,在所有這麼多的條件都已經具備時,那一位女駕駛察覺到那輛汽車正朝向她衝過來,所以她趕快急轉彎以避免被車撞,你們一定會感覺到被詐騙集團騙了。這可以證明你們其實很希望兩車能相撞。不僅只是你們期待這件事發生而已,而是你們的這種慾望讓你們就變成是特技演員麥克。你們其實就像他,你們期待突來的衝擊。就是這樣,這件事就會發生。但是呢,它來的方式,會比你們所想像得到的會更加可怕。你們想要的並非是這樣(塔倫提諾用一個拳頭擊他自己的掌),而是,應該是這樣(改用手掌再擊一次,但是更大力)。但如果要的這樣,之前還是得那樣。但已經太遲了!你們也是共謀的人!
《電影筆記》:一口氣就解決掉四個女孩子,這太殘酷了。
塔倫提諾:所以當我們要在電影院裡面達到這種極端的暴力,方式就必須要超級傷。既傷到我,也傷到你們。我們要傷害的,僅只剛好是我們所喜歡的人。你們還記得一部阿諾․史瓦辛格 (Arnold Schwarzenegger) 主演的《魔鬼殺陣》(Raw Deal) 嗎?(以上在《電影筆記》第 16 頁;接下來開始跳到第 17 頁)約翰․厄文 (John Irvin) 導演的片,這是他剛演完《魔鬼終結者》(Terminator) 之後沒多久又再主演的片,還算正確的片,還有一點意思。開場非常地棒:好幾個職業殺手來到一座像是小木屋的房子,在那兒也有好幾個 FBI 的人監控一個人,這個人正準備作證提供不利於一位黑幫教父的證據。他們把這個人抓起來,押他坐在一張椅子上,讓他面對一張鏡子:「你想作證是不是?OK 作作這個證!」(You wanna witness something ? Witness this !) 然後他們把他的腦漿轟到鏡子上!呃啊呃啊!我們超崇拜這一類的場景。這很讚呀,很好笑。因為我們並不認識那個人。但如果你們故意想搞傷害,你們就必須將這個傷害加諸你們喜歡的人。
《電影筆記》:第一批女孩子全死了,但又重新在第二批的女孩子再現,是不是這樣?
塔倫提諾:這真是好笑……常有人問我《衝鋒免死令》這部片是不是一部復仇的片。復什麼仇呢?所以一般來說我都回答說這不是一部復仇的片。果如此,這些女孩子開始追逐特技演員麥克,但是呢,她們並非非得要做這件事。復仇,根本是另外一件事:因為是反擊,所以必須花時間準備。追逐某某人,只因為十分鐘前先被這某某人追逐,這跟所謂的復仇一點關係都沒有。不過,我還是一點一點地改變了間奏:的確,這些女孩子們並非是要針對麥克復仇,她們只是要給他一個教訓。她們也不是要為另外一批女孩子復仇,因為她們不認識那些人。但還真的是一個復仇:她們是為了我們才替她們復仇。《衝鋒免死令》就是一部復仇的影片,但是要把觀眾的位置考慮進來。這的確是到了現在我才想到的事,之前我沒這麼想過。
《電影筆記》:您完全沒提供任何解釋,告訴說是什麼事刺激了麥克。
塔倫提諾:在醫院的時候,我給麥可․帕克斯 (Michael Parks) 一個場景,這等於是《驚魂記》(Psycho) 裡面的賽門․歐克蘭 (Simon Oakland) 他所飾演的李奇蒙醫生 (docteur Richmond) 嘗試著要解釋諾曼․貝茨 (Norman Bates) 的心理動機。我自己知道麥克是怎麼開始的,我知道是什麼刺激他的:他是一個瘋子,汽車相撞能帶給他性愛般的滿足。對他來說,弄死這些女孩子並非只是一個謀殺事件,因為這正是一個強姦殺人事件 (a rape-murder)。當他的汽車轟隆作響時,他感受到一種性愛快感。所有的事都圍繞著這種性愛的滿足感,而且也跟他喜歡感受到有能力可以衝到更遠有關係。麥克是一頭性愛的獵食者。他跟蹤這些女孩子,查清楚她們的事,拍她們的照,蒐集一些可幫助回憶的東西。這些都不是在行動之後,而是在之前,例如當阿琳 (Arlene) 在進到餐廳之前丟掉的香菸。隨著時間,他已經變成玩弄這些小把戲的最屌的人。其中的一個他的樂趣,就是在接下來要跟她們碰面,挑選最精準的時刻。他穿上他的灰色的夾克,他就在準備當中。在第二大段,其中一個他之所以會失敗的理由就是他已經變得很衝動:他沒有好好地準備他的行動。
《電影筆記》:是否能找出一個比較道德上的動機來解釋他專門找這些相當性感的女孩子下手?
塔倫提諾:完全沒有。但是在她們的相反面,麥克已不再是一頭性愛動物。寇特․羅素始終是一位極端帥勁的男人,但他沒辦法再更年輕一些,我們根本無能為力。純就性愛來說,女孩子們根本不把麥克當一回事。當阿琳/蝴蝶 (Arlene / Butterfly) 決定要對他來個貼身舞 (lap dance)(譯註:是在有脫衣舞孃的夜店其脫衣舞孃所跳的極為性感的舞步),他就看得出來這女孩子的優越感。麥克就是一個老惡痞,女孩子們就是想挑逗這一號人物,所以也就是她們樂於要嘲弄的目標。我們不是都很清楚這種狀況嗎?在酒吧裡面,老是有一些老頭藉機接近女孩子,故意親她們的手背:「女士……」然後她們噗呲一聲:哇,他還真是可愛矣ㄋㄟ!這真是不可忍的屈辱。在她們眼中,這位男人字典裡面沒有「性感」可言。從未冒出有一刻能夠讓麥克反過來騎在她們頭上,除了在門廊下之外。在某些時候,我們似乎真的相信蝴蝶 (Butterfly) 好像快要被他的魅力勾走,但就算世界毀滅了,她也還是不會跟他上床。往前推十年,她很有可能會跟他上床;往前推十五年,你們一定能夠確定她老早就跟他玩過了!像他這種很壯很猛的人,這種日趨向下降的事實他根本沒辦法接受。幹,婊子!我要給她一個好看!我要把她變成一根熱狗,或把她變成能夾在熱狗中的那個東西!
《電影筆記》:可曾有過一些很負面的女人的反應或負面的女性主義式的反應?
塔倫提諾:女性主義式的,這我不知道,但一些女人的批評,包含一些右派的,是有寫到這部片,而且也有在一些最最嚴肅的報紙上面刊登。在《影像和聲音》(Sight and Sound),的確是一位女人作此攻擊。在美國呢,所有人都說《衝鋒免死令》是一部「女生威力」(girl power) 的片。請再到一家比較大的戲院再重看一次這部片,到最後一個場景,女孩子們一起痛歐麥克,看一看你們周圍的臉孔:女人們都爽到翻了(譯註:原字詞有性暗示)。她們都有香蕉(譯者說:看不懂是什麼意思):「耶,K下去,揍他的頭啦!」我在這裡的(坎城的)放映大廳 (Palais des Festivals) 也經歷了同樣的事。《衝鋒免死令》並非像是《追殺比爾》或《修羅雪姬》(Lady Snowblood)(譯註:藤田敏八執導,1973):因為這些女孩子是真正的專業。就跟麥克一樣是專業的。並且呢,她們的狀態更達到最優:麥克的手臂中了一槍,然後她們打斷他另外一隻。他現在就像一個傀儡,他已經不再能自衛。
《電影筆記》:卡司是怎麼組成的?飾演叢林․茱莉亞 (Jungle Julia) 的雪妮․塔蜜雅․波提耶 (Sydney Tamiia Poitier) 她以前從未演過電影。
塔倫提諾:她曾經跑來為《追殺比爾》裡面的薇薇卡 A.․福克斯 (Vivica A. Fox) 這一角試鏡,然後她在我執導的《CSI 犯罪現場》的某一集參與演出。我發現到她真的是一位很棒的女演員,但她沒辦法切合我要的那個角色。當時我也知道有一天我應該可以幫她找到適合她的角色。阿琳的角色是為凡妮莎․費里托 (Vanessa Ferlito) 而寫的,我在奧斯汀認識她,當時她在那兒演出一部片。有好幾個朋友向我介紹她,然後有一整個禮拜我們就在酒吧裡面閒晃。我覺得她非常酷,她說話的方式就跟在電影裡面一樣。(以上在《電影筆記》第 17 頁;接下來開始跳到第 18 頁)
- Jan 28 Mon 2008 00:00
昆汀․塔倫提諾 (Quentin Tarantino) 專訪 5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