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c 01 Wed 2010 00:00
十年後、二十年前 16
又話說受過成功嶺暑訓後的好幾年,有可能是在一九九三年,我在報紙上看到一篇令人噴飯的報導。報導說:根據調查,反正是根據「捫心自問、摸摸良心」的調查,上成功嶺暑訓的役男,有九成多(約九成二)在成功嶺受訓的時候至少自慰過一次。吼,太勁爆了吧!
- Dec 01 Wed 2010 00:00
十年後、二十年前 17
我依然記得一九八○年年底全台灣都在作戶口普查,好像有一位小學老師進到我們家問我們家有哪些人。我依然記得大搬家時,我們家的電視都還是黑白的,搬到新家也照樣在看黑白電視。我看黑白電視還殘留的最強烈的有三個記憶:一是蔣介石過世,當時我坐在我父親身上,聽到他講:「糟糕!」;一是卡通《小英的故事》;一是《小人物狂想曲》的轟動跟解散。講到《小人物狂想曲》,恐怕真的只有「老」人才知道這是什麼:反正就是一個綜藝節目,孫越、陶大偉、張小燕三人組的綜藝節目。年紀依舊還很幼稚的我還真天真地期望:希望《小人物狂想曲》趕快復播!
- Dec 01 Wed 2010 00:00
十年後、二十年前 18
我那「第一次再寫起二十年前」,指的是今年三月再寫起二十年前的野百合學運。一九九○年三月十八號(禮拜天)學生提出具體的四大訴求,三月十九號(禮拜一)在中正紀念堂廣場大集結──剛開始飄細雨、到愈下愈大、入夜後又停了──,這一場學運到現在都還能見度很低,至今依舊還有守舊、反動的國民黨鷹派(或中國位民族主義份子)不斷地詆毀這一場學運。二十年過後,民主價值真的有看起來更加明顯跟更加毫無疑義嗎?真的未必。
- Dec 01 Wed 2010 00:00
十年後、二十年前 19
今年的中秋節沒什麼好提的,就跟前幾年有好幾個中秋節因為下雨而沒辦法烤肉一樣都是不必提的事。倒是,二十年前的中秋節是十月三號,剛好這一天是西德、東德統一成一個德國的日子。二十年後,中秋節落在九月二十二號,差了整整十一天。
- Dec 01 Wed 2010 00:00
十年後、二十年前 20
不過,十幾年後,或就是今天(所謂的二十年後),我人卻喜歡閱讀孔子,例如《論語》。二十年前,我們的國文老師(兼班導師)就跟我們說:《論語》讀作《「ㄌㄨㄣˋ」語》,讀作《「ㄌㄨㄣˊ」語》是大家我聽你講、你聽我講就講了好久好久的結果。
- Dec 01 Wed 2010 00:00
十年後、二十年前 01
對我來說,三月學運是三月十九號(禮拜一)那一天的事。這個三一九我永生難忘。三月十八號(禮拜天)的《聯合晚報》跟《中時晚報》在頭版寫得很清楚,這個學生運動正式提出四項訴求:
- Dec 01 Wed 2010 00:00
十年後、二十年前 02
以前,還在唸書的時候,我們大多都會把書包側架在課桌上,所以書包的肩帶常常會被我們亂畫。我常會用原子筆去點書包的肩帶,所以靠近肩膀附近的肩帶都是藍色原子筆的墨跡。
- Dec 01 Wed 2010 00:00
十年後、二十年前 03
其實在那之前,台灣才剛成立環境保護署(簡稱為環保署)──由行政院衛生署環境保護局獨立、升格而成──,環保意識也才──自一九八○年代中期起──開始萌芽而已。那時,最有名的一支宣導短片,好像是在八點檔連續劇剛播完的時候會播映,就是:
- Dec 01 Wed 2010 00:00
十年後、二十年前 04
就這樣,我能夠以「十年」為一個單位,自一九九○年起往後推好幾個「十年」,也能夠在好幾個「十年」後反推回去好幾個「十年」。所以,我才想利用二○一○年的現在,回想二十年前的一九九○年,也能夠想到十年前的二○○○年──等於也是一九九○年的「十年後」(ten years after)。換言之,二○○○年時,我自己依舊曾經想到過 « Ten Years After » ,想到十年後的二○一○年;二○一○年的此時,我照樣還是能夠想到 « Ten Years After » ,也就是二○二○年。因為未來是不可知的,所以我們才抱持皺褶的時間觀、垂直的疑慮。
- Dec 01 Wed 2010 00:00
十年後、二十年前 05
所以,三月學運規模最大的時候,是三月十九號(禮拜一)大聚集那一天跟二十號(禮拜二)那一天,二十一號(禮拜三)之後人就變少了。
- Dec 01 Wed 2010 00:00
十年後、二十年前 06
那是一九八五年,當我第一次聽到 Tears for Fears 的 « Everybody Wants to Rule the World » 的立體音 (stereo) 後,我就發覺我是整個人完整地掉落進另外一個世界、另外一個時代。我開始買排行榜錄音帶,記得很多從一九八五年開始算起的排行榜暢銷單曲,例如現在已沒有人記得的保羅˙楊 (Paul Young) ──媽呀,他的髮型!──的 « Every Time You Go Away » ,我都還記得當年在聽這首歌、這幾首歌的時代氛圍。
- Dec 01 Wed 2010 00:00
十年後、二十年前 07
根據這樣的有趣的說法,今天我三十八歲半了。的確,又一個半年過去了。
- Dec 01 Wed 2010 00:00
十年後、二十年前 08
所謂的「大人」,幾乎是能夠按照自己意願、自己意志去做事,並且能夠鼓起勇氣向他人講話(發言)、向大家發號施令的人。根據我的觀察,如果你只是一個高中生、中學生,你已經被你的制服背叛了、包裹住並因此被控制得緊緊的,你已經被壓成、被捏成一個不是人的人形玩偶。
- Dec 01 Wed 2010 00:00
十年後、二十年前 09
從一九九○年寒假開始──寒假照樣上課,除了過年以外──,我們考了第一次的模擬考(台北市內好幾所高中聯合舉辦模擬考);幸好大家都不太在乎,所以反而能用隨隨便便的心情寫考卷。但接下來的幾個月,大概又再考了兩次(或三次?)模擬考,我就開始緊張了。原來,考不考得上大學早已經全都是命,實力根本早就命定好了。
- Dec 01 Wed 2010 00:00
十年後、二十年前 10
我如果沒有記錯,我們班訂了一份《民生報》。因為《民生報》很多影劇新聞,再加上很多人人家家裡都有訂《聯合報》、《中國時報》或《自立早報》──《早報》應該已經創刊了吧?──,所以訂《民生報》是最符合全班利益的選擇。我們一邊要準備聯考,一邊還可看《民生報》解悶,似乎也是一種怪事。我們把好幾大張的《民生報》釘在教室最後面,用圖釘釘住的地方是很長的木條,那木條是我們以前高一上的時候(一九八七年九月)掛大盤帽的地方。以前建中學生穿起來像海軍軍官,還要戴大盤帽;但解嚴後不久,就廢除要戴大盤帽上學的規定了──也不必非得要穿黑色皮鞋了。
- Dec 01 Wed 2010 00:00
十年後、二十年前 11
二十三年前,我才只不過是一位剛考完高中聯考的初中畢業生而已,十五歲半而已,但就已經記得──看到報紙就自動地記住那日子──解除戒嚴的重大新聞事件。沒錯,至今已是重大的歷史事件。二十三年下來,我很少很少會忘記「喔!今天是七月十五號喔!」的自我提醒。但我講真的,「解嚴」這件事好像也沒多少台灣人在乎嘛。
- Dec 01 Wed 2010 00:00
十年後、二十年前 12
二十年前,我翻著各校的畢業紀念冊,一一地、但不是真的很專心、很認真地打電話到別人家問別人家的女兒、兒子是否須要補習。拿北一女、中山女中的畢業紀念冊來打電話就有點怪了,因為,明明人家就大多都考得上大學……不過我還是好奇地打電話給好幾位從黑白大頭照來看看起來算是很漂亮的女生,但很多都回答我說「不須要(補習)。」有一個北一女的女生,我的同學們都嫌她(大頭照)醜,可我卻覺得她實在美得很特別,一點都不像……當今現在在無名小站(或在痞客邦)相簿內故意嘟著嘴、撐大眼睛的智障(花癡)女生。我打電話給她,她居然也待在家,而且她居然也很配合地跟我聊了起來。聊過幾次之後,我就蹺班跟她約見面了。
- Dec 01 Wed 2010 00:00
十年後、二十年前 13
二十年前,考完大學聯考並且也確定已考上大學的男生,都要上成功嶺參加暑訓。聽說以前的暑訓可長達六週,或也很有可能長達八週──但受過長達八週的暑訓的男人們現在大概都已經是六十多歲的老男人了吧──,但二十年前(一九九○年)的暑訓卻有兩個梯次:暑一梯留給五專生,指五專專三升專四的男生;暑二梯就是剛考上大學的新鮮人。我那一年(一九九○年),大約是在八月二十四、二十六號間入營,然後因為十月三號是中秋節以及十月一號是禮拜天的關係,所以「放人」的日期只有九月三十號禮拜六跟十月一號禮拜天這兩天而已,愈早入營的人愈早在禮拜六下午離營。
- Dec 01 Wed 2010 00:00
十年後、二十年前 15
要我想,我完全想不起來二十年前的八月十五號我在幹嘛;我只知道二十年前的八月九號是大學聯考放榜日,那一天是白紙黑字印出我考上的校系。其實在放榜前,根據落點分析,我大概已經知道我會考上政治大學ㄨㄨ學系,那是我選填的第二志願。我應該是滿高興的。
- Dec 01 Wed 2010 00:00
十年後、二十年前 16
又話說受過成功嶺暑訓後的好幾年,有可能是在一九九三年,我在報紙上看到一篇令人噴飯的報導。報導說:根據調查,反正是根據「捫心自問、摸摸良心」的調查,上成功嶺暑訓的役男,有九成多(約九成二)在成功嶺受訓的時候至少自慰過一次。吼,太勁爆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