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繼續深入探討何謂「事件」或何謂「電影事件」之前,我想要先談到「電影史」,把「電影史」三個字放進括號裡面。所以,先讓我們談一下電影史。
ㄅ、思考電影史
說到「電影史」,我們當然知道這就是關於「電影」的歷史。像是:誰發明了「電影」?為什麼「電影」開始變成是要去「看」的電影?又為什麼我們要說希區考克(A. HITCHCOCK)在「電影史」上很重要?就像:為了要搞懂「電影史」,就必須要看希區考克的電影?除了是「電影史」,電影的歷史,我們真的真的在乎「歷史」這件事嗎?
的確,認識電影史有助於讓我們更加認識「電影」:電影美學。目前的電影史大抵就是「電影美學」的歷史。但是,電影史就如同其它的歷史一樣,也記載了無數多的「事件」,有些就是「電影事件」;但是,記載「事件」並非只是要讓我們去記住這些「事件」、轉化成「知識」,而是,這些無數多的「事件」最終必須構成思想。希臘哲學家柏拉圖(PLATON)把「思想」稱為 « dianoia » ,在不同的地方,柏拉圖用到 « dianoia » 這個字,都有一點點的不太一樣。但是,我在此是用到 « dianoia » 的比較常見的意義,就是:「靈魂內部的自問自答」,也就是「反思」、「思考」,柏拉圖就將 « dianoia » 視作「思考」。
柏拉圖的思想,讓我再講一次,免得誤會:柏拉圖對 « dianoia » 這個字的解釋就是「思想」或「思考」;他的見解、他的這一套思想(他將 « dianoia » 看作是『思想』、『思考』的這一套思想),將搭上剛剛我已經提到的法國哲學家尚─呂克˙南希:我本人寧願說是在「思考電影」,並且,思考過程中就會有一套關於電影的「思想」。電影史並非只是去記住一些「電影事件」,電影史的目的是在「思考」、「反思」。
有幾個名詞必須再多加說明。剛剛我提到:「記載『事件』並非只是要讓我們去記住這些『事件』、轉化成『知識』。」我們用中文說是『知識』;但是要先解釋清楚『知識』是在指什麼。首先我要先介紹一個法文動詞: « connaître » ,意思是去「認識」某些東西,比如你們認不認識我、你們認不認識希臘哲學家柏拉圖、你們認不認識克里斯多福˙諾藍(Christopher NOLAN)、你們認得幾部克里斯多福˙諾藍執導的影片、你們認不認得美洲獅或非洲獵豹長什麼樣;這些都是法文動詞 « connaître » ,類似英文字 « know » 。然後,「認不認識」這個動詞的名詞,法文就是 « connaissance » ,表示你們能夠認得的東西,中文不得已就是『知識』。但是,還有另外一種『知識』,它不是你們能夠認得多少樣的東西,而是它就是一整套一整套「知識」系統,例如我們說生物學、醫學、心理學、精神分析學都是知識,是「知識」的統稱;雖然中文又說是『知識』,但法文名詞是 « savoir » ,它的法文動詞還是 « savoir » ,意思是去「知道」。法國哲學家米歇˙傅柯(Michel FOUCAULT)曾經寫過《考察知識》(L'Archéologie du savoir),雖然這本書在中文世界常被稱為《知識考古學》,但是,真的不要拘泥在法文字是 « archéologie » ,是 « -ologie » 當結尾的法文字,好像就是什麼什麼學,像心理學 « psychologie » 、社會學 « sociologie » ,其實,應該把法文字 « archéologie » 看成是動作,就是去「考察」,考察「知識」。米歇˙傅柯是要考察所有的「知識」,法文就是 « savoir » ,這個「知識」跟你們認不認得多少個法文字、義大利文字、多少種貓科動物,也就是剛剛提過的 « connaissances » 是不一樣的。
剛剛是去「認識」,現在是去「知道」。所以,在法文裡面,如果我要問你們會不會開車,就要問說「你們知不知道怎樣開車?」所以是 « savoir conduire » ,要用 « savoir » 這個動詞。用 « connaître » 動詞就不對了,在法文上面是說不通的。除非:「你們認不認得這輛車就是法拉利?」
分辨出不同的『知識』,對我們來說是有益的。剛剛說到電影史充斥很多「電影事件」,認識這麼多電影事件,也只是在累積 « connaissances » (變複數),雖然用中文說好像是我們的電影『知識』很豐富;但是,我們要怎麼樣思考電影,讓「電影」本身(也就是電影美學)變成一門『知識』,法文是 « savoir » ?所以,一定要分辨清楚到底是哪一種『知識』,是很多「事件」、還是是一門『知識』?
我們在很後面還會再回到「電影史」,尤其是要談電影的「歷史」、談怎麼樣處理「歷史」,我們將大致介紹一下法國哲學家保羅˙黎柯(Paul RICOEUR
)的文章〈歷史和記憶〉(Histoire et mémoire)。在這兒,我們先扼要地提示電影史跟「事件」之間的關係:
甲、「事件」先於「歷史」; |
乙、「電影事件」先於「電影史」; |
丙、電影史必須針對一大堆事件作出「選擇」,「選擇」就意謂必須「排除」不少事件; |
丁、但是,在開始建構一套電影史之前,先認識、詮釋跟判斷「事件」吧。 |
所以就讓我們來認識一下何謂「事件」。
ㄆ、什麼是事件?
說到「事件」,法文是 « événement » ,可能會有人以為周星星我是要引用法國哲學家阿藍˙巴底烏(Alain BADIOU)關於「事件」的探討。不是的,因為我手邊根本沒有法國哲學家阿藍˙巴底烏的書《存有跟事件》(L'Être et l'Événement),我幾乎不知道《存有跟事件》是在談什麼「事件」、存有論的「事件」。反而,我多少參考了法國哲學家吉爾˙德勒茲(Gilles DELEUZE)對「事件」的探討,意思是說我多少閱讀了《意義的邏輯》(Logique du sens)。當然就是吉爾˙德勒茲的書。
但說到底,影評人周星星我是用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方法: « dianoia » 意謂「靈魂內部的自問自答」,也就是「反思」、「思考」,自己去思考何謂「事件」。
幾年前,我在坐火車、坐區間車的時候————其實從頭到尾(從台北到中壢)我都一直站著————,我一個人就站著發呆,思考什麼是「事件」。以下就是思考過後沒兩天,我嘗試寫下我認為的「事件」:
何謂事件(un événement)? |
何謂事件(un événement)?很簡單:最初,事件之所以成為「事件」,是在時間中產生出暴力。暴力是某一種力量,暴力會造成某些後果;從前因走到明顯可見的後果,前因跟後果都在時間中造成某一種斷裂,都在時間中篩選其必要因素跟不必要因素;將其必要因素作出詮釋,將其不必要因素判為有待作出詮釋或不用作出詮釋,然後前因跟後果就變成是已經被詮釋的事件。簡言之,事件就是本身帶有後果的暴力。 前因跟後果也都還是暴力,所以都又再是別些事件,所以都又造成別些事件。將一樁事件的必要因素作出詮釋,我們不得不得出「一樁事件必然是其它些事件的事件」的結論;事件必然是事件的事件。當我們判斷說某事件是「某一樁」事件時,我們已經作好在時間中篩選其必要因素跟不必要因素的工作了,所以才會有「某『一』樁」這個非常確定的數字的指定。將渾沌一片、無限制、無條理化約成「某『一』樁」這個非常確定的數字的指定,此項行動已經就是暴力。 (原發表日期:二○一一年二月十四號) |
以上,就是比較「簡單定義的『事件』」。也許,看起來、聽起來很玄,但其實是真的很簡單。用舉例,比較好說明:
子、張老師去參加陳老師的婚宴。既然陳老師結婚、有婚宴,陳老師結婚這件事就是一個事件。張老師去參加陳老師的婚宴,其實也是一個事件。 |
丑、張老師去參加陳老師的婚宴,陳老師刻意要張老師多喝酒,不喝就不給陳老師面子,於是,張老師喝酒喝得太多,也是一個事件。 |
寅、張老師離開陳老師的婚宴,自以為自己很行,於是就自己開車回家。張老師酒醉駕車,正是一個事件。 |
卯、張老師酒醉駕車,途中撞到一位二十歲的大學生正妹,這是一個事件。 |
辰、對那位二十歲的大學生正妹來說,被人家撞,這是一個事件。 |
巳、如果,那位大學生正妹被人家撞又送醫不治,這真的是一個大事件了。 |
午、對張老師來說,酒醉駕車撞死大學生正妹,這真的是一個大事件了。 |
未、以上車禍上報變成新聞,這真的是一個大事件了。 |
申、張老師的「老師」身分,在車禍新聞中被刻意強調,這真的是一個大事件了。 |
酉、張老師任教的學校承受很大的壓力,出面召開記者會,說明要怎麼處置張老師,這是一個大事件。 |
戌、那位二十歲的大學生正妹,她有臉書,現在臉書上一大堆留言,或者是那位大學生正妹擺在臉書裡面的照片被台灣新聞媒體任意地使用,這是一個事件。 |
亥、最後,可能是一個戲劇性發展的事件,就是張老師被起訴、離職。這真的是一個大事件了。 |
從張老師去參加陳老師的婚宴,到張老師離開陳老師的婚宴,幾乎事事都是一個事件。因為所有的事件都在時間中發生,其「發生」就已經是「暴力」,就是 « violence » ,法文、英文都一樣是 « violence » ,意思是「會突破現狀的力量」,但是我們還不知道這個力量/這些力量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
不過,還有某一種類型的「事件」,可不像張老師這個個案所引發的所有事件那麼明顯;那就是「統計」。今天,張老師去參加陳老師的婚宴,這事件看似沒有重要性;但是,像陳老師一樣結婚的人,去統計一整年下來全台灣有多少人像陳老師一樣結婚,那個統計數字就有意義了。也許,是來年二月的時候,內政部會公布說前一年結婚的對數只有多少萬對,那個統計數字既有意義,內政部公布那個統計數字就也是一個事件。像張老師一樣酒駕肇事的統計數字,被公布出來的時候,也是一個事件。被人撞死的統計數字,被公布出來的時候,也是一個事件。
換句話說,仔細思考:「事件」並非是一件「行為」,不是什麼「動作」,反而是「按了『暫停』鍵的意義」。「意義」照理來說,是正在發展中,是不會有「『定剪版』的意義」,用英文說就是 « director's cut » 的「意義」。任何「事件」都讓正在發展中的「意義」暫停了下來,此項行動已經就是暴力。
我們不必停太久,像哲學家阿藍˙巴底烏一樣繼續討論「事件」,還寫成一本五百六十頁的書《存有跟事件》;我們可以從最基本的「事件」進而討論「電影事件」。
ㄇ、什麼是電影事件?
有了剛剛對「事件」的探討, « événement » ,接下來要講的,就比較簡單了。那就是:什麼是電影事件?
也很簡單:電影事件就是跟電影相關的「事件」,跟電影相關的 « événement » ,只是要在 « événement » 後面加上形容詞 « cinématographique » ,整個「電影事件」稱作 « événement cinématographique » ,在概念上是很簡單。
比如:盧米埃兄弟(les frères Lumière),全台灣從來沒人提過這兩位兄弟各自叫什麼名字;蹦,哥哥叫奧古斯特˙盧米埃(Auguste LUMIÈRE, né 19 octobre 1862),弟弟叫路易˙盧米埃(Louis LUMIÈRE, né 5 octobre 1864
),哥哥大弟弟快兩歲,反正差了兩個禮拜就可以大弟弟整整兩歲。一八九五年十二月二十八號,各位注意到了嗎,是在聖誕節過後,盧米埃兄弟一起在巴黎第九區卡普勤大道十四號(14 boulevard des Capucines)的「大咖啡館」(Le Grand Café)地下室,辦了電影史上第一場電影商業放映。根據史料記載,電影史上第一次放電影、這場放映,共計有三十三位觀眾,每一位觀眾的門票是一法郎。各位可以上上法文版維基百科查詢盧米埃兄弟(Auguste et Louis Lumière),那個條目把一八九五年十二月二十八號的電影放映細節寫得很清楚。
盧米埃兄弟最有名的一部短片《火車進站》(1895),法文片名全名很長,叫《火車進到拉席歐塔車站》(L'Arrivée d'un train en gare de La Ciotat),沒有在一八九五年十二月二十八號的這個場次放映。但事後諸葛說日後盧米埃兄弟把《火車進站》排進片單,就獲得空前的轟動。
各位注意到了嗎?電影史必須記載很多個「第一次」,尤其正好是第一次放映電影、而且是伴隨商業行為,也就是說觀眾必須購票進場看電影。把「觀眾必須購票進場看電影」放進括號,對我們來說是再平常不過的事,卻是一八九五年十二月二十八號以前從未聽聞的事。是的,這當然是件大事,大事就是事件, « événement » ,而且還是一件很大的『電影事件』。
即使就是最近,台片 KANO 今天上映,絕對是件大事;二月二十八號禮拜五晚上,法國凱撒獎要舉辦頒獎典禮,這大約會是台灣時間三月一號禮拜六凌晨兩點多的事,法國凱撒獎當然是件大事;美國奧斯卡要在三月二號禮拜天晚上舉辦頒獎典禮,這大約會是台灣時間三月三號禮拜一上午的事,美國奧斯卡當然是件大事;而且,其實如果 KANO 真的在台灣大賣/或賣得不如預期,依舊還是「有點意義」的電影事件。
那,什麼「不是」電影事件?好問題,比「什麼是電影事件?」更加好的問題。
基本上,跟電影相關的事件,都是電影事件。除非,那些事件真的跟電影無關。例如張老師去參加陳老師的婚宴。
所以,部落客在部落格批評或謾罵某一部影片,或某一位演員、導演,也是電影事件嗎?答案是:是的。重點是:這樣的電影事件,它/它們有沒有辦法演變成更大的電影事件,有沒有辦法去「影響」、去「具備意義」。這些看似微小、沒有影響力的電影事件,在此可能太過透明,是不會有人付諸重視的電影事件、對象。但是,就像剛剛說到的一個重點:「事件」是「按了『暫停』鍵的意義」;而「意義」,照理來說,是正在發展中,是不會有「『定剪版』的意義」。每一動、每一個事件,都可能再影響到下一個事件/一連串的事件。最終,就可能要進行「排除」、「分類」、「歸納」、「預測/預言」。
我們以後再談及以下這些「知識」技巧:「排除」、「分類」、「歸納」、「預測/預言」。
ㄈ、為什麼是電影事件?
為什麼是電影事件?這問題簡單了。為什麼會變成「瘋電影」,法文是 « cinéphile » ?各位,盍各言爾緣?為什麼愛上看電影?為什麼是電影?
每個人的理由各自不同;但我想,看電影終究是很簡單的一件事,全世界有無數多的人都從看電影找到樂趣。我甚至看到兩、三歲的小女生一看到《海綿寶寶》(電視卡通)就扭呀扭的要跳跳舞,這種看電影的樂趣————看電影、看電視的原理都一樣————,是不是就像一八九五年十二月、一八九六年一月的巴黎人,發現到看電影的樂趣就像是發現到性愛新大陸?「一法郎的樂趣」,是不是一件很大的電影事件?
不過,就像我說的:看電影終究是很簡單的一件事,如果你們又是對「知識」很感興趣、從中找得到樂趣的人,這邊說的「知識」法文是 « savoir » ,你們就會:既會從電影擷取樂趣,也會從「思想」、「知識」挖掘出樂趣。什麼是樂趣?其實簡單說還是一個字詞:「慾(望)」,法文就是 « désir » 。
所以,為什麼是電影事件?很簡單:想從電影帶來的樂趣挖掘出知識。既能夠從電影擷取出樂趣,也能夠從電影帶來的樂趣挖掘出知識。
我們不僅想搞清楚什麼是「電影事件」,我們真的也要追問:電影事件的「事件性」又是如何生成、要素為何?
最後,是請大家看看盧米埃兄弟的《火車進站/火車進到拉席歐塔車站》(L'Arrivée d'un train en gare de La Ciotat, 1895)擷取畫面。盧米埃兄弟是哥哥奧古斯特˙盧米埃、弟弟路易˙盧米埃,唸久了就會熟記了。
(原發表日期:二○一四年二月二十七號禮拜四)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