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金馬影展是一場品味超級多元的盛會,各個次族群各取所需吧。例如,永遠都會有的哈日族讓他們繼續哈日,新興的寶萊塢舞群繼續吸收新血,動畫寶寶仍遵從天線的頻率選片,同性戀族群只要看到同志電影的標籤就可以下單了……太多的影片,真的永遠都看不完。
周星星我依舊有我自己的樂譜,所以我才說「廢話少說」,僅提供十一部周星星我願意推薦、願意要看的影片。這已經比去年周星星我提供八部但陣亡一部又再多了四部。當二○○九金馬影展已經拉長到三個禮拜,大家能抽得出來的空,其實應該更多才是。一份套片十五部片實在是很容易消化完;厲害的人就應該要買兩份套票看三十部片才對。
周星星我要稍微解釋一番:二○○九金馬影展以經典影片取勝,所以,周星星我才列出很多的「舊」片。但,周星星我早知道現今消費者的品味和本人有極大的差異,所以,其實可以根本不必理會周星星我的建議。
出於周星星我的私心,「蒙地蟒蛇」(Monty Python) 的影片我都想推薦。《聖杯傳奇》我早已有雙碟版 DVD,裡面還有 Monty Python 示範怎麼樣用敲擊果核來製造馬蹄聲,連 the « making of » 都非常搞笑。可惜二○○九金馬影展沒借到(沒規劃?)《向上帝借時間》(Time Bandits),因為這部片對周星星我個人有很特別的意義。
另外是《巴西》,「蒙地蟒蛇」中的「美國喀」泰瑞˙吉蘭 (Terry Gilliam) 獨力遨翔的大作。小朋友們,還記得《瓦力》的前導預告片嗎?《瓦力》的前導預告片,用的就是《巴西》的配樂。由麥可˙卡曼 (Michael Kamen) 作曲的《巴西》配樂,應該可跟《驚魂記》、《頑皮豹》、《荒野大鏢客》、《大白鯊》等等的配樂並列為最令人難忘的電影配樂吧。《巴西》妙的是泰瑞˙吉蘭幾乎用純手工的方式做電影特效,至今看來依舊很驚奇。更別說《X戰警》的某些布景,簡直有抄襲《巴西》之嫌。《巴西》非常地感人,真的不應錯過。
不管是《聖杯傳奇》還是《巴西》,我如果沒記錯的話,在歐洲幾乎都是美商公司在發 DVD,例如《巴西》是由福斯、《聖杯傳奇》是由哥倫比亞(吧)。但是,《聖杯傳奇》、《向上帝借時間》、《巴西》現在在台灣的知名度都有點偏低,所以藉由泰瑞˙吉蘭的專題,看大銀幕是絕佳選擇。那部跟拉斯維加斯有關的片,勸大家真的別虐待自己了。
約翰˙卡薩維蒂 (John Cassavetes) ──或約翰˙卡薩維蒂斯?約翰˙卡薩維提斯?──終於有了個比較盛大的專題。專題內的影片都是首選,錯過絕對嫌可惜;不過,看到去年金馬影展的觀眾那樣對待尚-皮耶˙梅爾維爾 (Jean-Pierre Melville),也就可以料到今年的金馬影展觀眾也會追逐新片、捨經典。
《紅菱豔》就更不用多說了:不看大銀幕的修復版,簡直就是浪費了這一屆金馬影展。圖為馬丁˙史柯西斯在今年五月十五號人在坎城為《紅菱豔》作開場,同時也在為二○○九金馬影展的《紅菱豔》催票。Un must !!
伊莎貝˙雨裴 (Isabelle Huppert) 的重要性不必再讓周星星我多重複。《編織的女孩》原本是帕斯卡˙雷內 (Pascal Lainé) 一九七四年得到龔古爾文學獎的小說 La Dentellière (1974),由克勞德˙勾黑塔 (Claude Goretta) 拍成電影後,《編織的女孩》成為大賣的小說。但是,帕斯卡˙雷內他本人卻不太喜歡:請注意,不是不喜歡《編織的女孩》這部片,也非他自己的小說;而是《編織的女孩》太過出名時,他認為《編織的女孩》壓過帕斯卡˙雷內他本人的作品全集,導致大家覺得帕斯卡˙雷內是「一書作家」。影片《編織的女孩》則是改編得相當有魅力;因為不太容易在台灣看到,所以《編織的女孩》也是 un must !
《路路》的出現應是托伊莎貝˙雨裴的福。否則,要怎樣才能盼到莫黎斯˙皮亞拉 (Maurice Pialat) 全套專題?尤其是那個由賈克琳˙杜弗寒 (Jacqueline Dufranne) 主演的電視影集《森林裡的小屋》(La Maison des bois, 1971, 52 min x 7 épisodes),若來年能在金馬影展出現,保證是會轟動。
不管《悲情城市》、《花樣年華》有多經典,周星星我寧願教觀眾主攻《無言的山丘》。另外,其實《稻草人》也見證了一九八○年代台灣的政局。在快要解嚴,或剛解嚴不久,王童很想讓《稻草人》是全閩南話發音;但是新聞局不准,才導致現在的《稻草人》有「太多的」北京話對話。《無言的山丘》當然在企圖上更勝《稻草人》,成績亦斐然,周星星我實在很想讓更多的人重新發現《無言的山丘》這部片。王童後來拍了一部動畫片《紅孩兒》(2005),很怪異地是現在大多是新一輩的台灣導演在拍片,但拍得沒有老一輩的好;而老一輩的好像喪失創作熱情,都有點淡出了。
《有紀和妮娜》要看到漢字才能確知角色名到底是「由紀」還是「有紀」。不管金馬影展已經用了什麼中文譯名,重點是該片導演跟題材太吸引我周星星了。但我也很快地知道這部片不會是二○○九金馬影展的熱門片。
《白色緞帶》本週三已經在法國、比利時上映。金棕櫚,必嘗試。
最後是看似很主流的《危機倒數》;但是,它卻不是主流片,它只不過是講英文的美國片,裡面有很多悍馬車的鏡頭。對滴,它是美國的獨立製片,給一般的觀眾看,他們可能會覺得這部片很無聊。不過,《危機倒數》完全是一百八十度遠離掉無聊:它完全避開《黑鷹計劃》的缺點,不忌諱經營很長很長的時間讓觀眾跟著美國士兵體驗極漫長跟不安的等待;而且它懶得提右派愛國主義。該片在逆勢中經營,據信有可能以小片之姿態愈到年底愈會夯。等著看,很多影評人協會已經要跑票給《危機倒數》了。
Voilà,甫哇啦,這只是攻略第一砲而已。我看到手冊,好像明年四月會再辦一個兩個週末外加一個禮拜的小金馬影展;屆時應可補足賈克˙歐迪亞 (Jacques Audiard) 的《預言先知》(Un prophète) 跟阿藍˙雷奈 (Alain Resnais) 的《瘋草》(Les Herbes folles) ──因為《瘋草》法國十一月初才上映──以及安德莉雅˙阿諾 (Andrea Arnold) 的《魚缸》。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