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11550)
- May 12 Tue 2009 00:00
《新浪潮中的兩位》(Deux de la vague)
- May 11 Mon 2009 00:00
2009 坎城影展放映時刻表
- May 10 Sun 2009 00:00
《溫蒂和露西》(Wendy and Lucy)
《溫蒂和露西》是去年參加坎城影展「一種注目」(Un certain regard) 單元的影片,僅獲得一座會外賽的「金狗狗獎」(palme dog),獎勵片中的狗狗露西。這部片是由凱莉․瑞哈特 (Kelly Reichardt) 執導,也曾經參加去年的金馬影展作觀摩放映;但在當時引起的注意不大,在新光戲院放映本片的時候,空位仍超過四分之三。
- May 07 Thu 2009 00:00
杜琪峰的《復仇》(Vengeance)
法國排定 5 月 20 號上映本片,所以,根本就是要讓強尼․阿力岱以及杜琪峰以及其他幾位香港演員(黃秋生、任達華)走紅地毯,上上電視;然後,「請到各戲院觀賞」。只要是杜琪峰,倒不至於會到「爛」;然後再來一些外國情調,讓強尼也能耍耍雙槍,哇,保證一堆平面媒體都給它三顆星。
- May 07 Thu 2009 00:00
《胡士托風波》(Taking Woodstock)
故事講 1969 年的夏天,一位年輕男人 Elliot Tiber (Demetri Martin) 在他們家經營的旅館(位在 Catskills)工作的插曲;此插曲演變成浩大的伍茲塔克演唱會。
- May 07 Thu 2009 00:00
《惡棍特工》(Inglourious Basterds) 介紹一
- May 07 Thu 2009 00:00
《惡棍特工》(Inglourious Basterds) 介紹二
不過,我個人認為:這一次《惡棍特工》實在太像大規模的商業片而已。請注意:探討復仇的《追殺比爾》(Kill Bill) 上、下兩集,昆汀․塔倫提諾的印記非常明顯:他把一個看似很俗套的故事,用「玩弄」的方式,把它呈現得太精采了。但是《惡棍特工》是有戰爭背景的,是有歷史條件的,所以一定躲不掉如何處理歷史的道德立場。往回看以前的昆汀․塔倫提諾的影片,還從未有過一部片是那麼涉入「曾經發生過的」跟跟「歷史」相關的電影。所以我才說:小心,塔倫提諾,可別把片搞砸了。
- May 06 Wed 2009 00:00
《魚缸》(Fish Tank)
《魚缸》講十五歲的問題學生 Mia (Katie Jarvis) (見下圖)被學校退學之後,也被她的朋友們拋棄的故事。直到有一天,她母親 (Kierston Wareing) 帶著一位陌生男子 Connor (Michael Fassbender) 來到家中,後者承諾要為大家帶來幸福。
- May 06 Wed 2009 00:00
《尋找艾利克》(Looking for Eric)
艾利克․康托納雖然是法國人(後來也轉行當電影演員),但一九九○年代他為英國足球隊(Manchester United)踢球的時候,曾經是數一數二的超級明星──當然更是曼徹斯特居民的偶像。
- May 06 Wed 2009 00:00
《最初始》(À l'origine, In the Beginning)
雖然法文版的劇情大綱都沒有寫出所有角色的名字,但是,根據卡司,很有可能是以下這樣:
- May 06 Wed 2009 00:00
《預言先知》(Un prophète, A Prophet)
- May 06 Wed 2009 00:00
《瘋草》(Les Herbes folles, Wild Grass)
《瘋草》的故事大綱僅只有:Marguerite 沒料到她一從某商店走出來的時候,她的皮包就被某某人搶走了。她也沒料到那個搶匪會把包包裡的東西丟到停車場。如果 Georges 知道這些都是 Marguerite 的東西的話,說不定他就不會彎下身去撿那些東西。
- May 06 Wed 2009 00:00
《臉》(Visage, Face)
《臉》講台灣導演小康(由李康生飾)被法國羅浮宮邀請拍攝莎樂美 (Salomé) 的故事;但是小康竟然把希律王 (roi Hérode) 的角色交給男演員尚-皮耶․雷歐 (Jean-Pierre Léaud),這個莎樂美的故事可能就賣不了了。為了讓這個成本不高的莎樂美的故事勉強還可以賣,小康決定聘用國際知名的女明星蕾蒂莎․卡斯塔 (Laetitia Casta) 飾演莎樂美。但是,打從這個莎樂美的故事一開鏡,這部片就遇到一連串的問題(其中之一應該就是台灣影迷已知的『小康回台灣奔喪』的問題)……
- May 05 Tue 2009 00:00
《墨索里尼的祕密戀人》(Vincere)
這部片似乎是以女主角伊妲為主,講她怎樣邂逅當時的社會主義者貝尼托․墨索里尼──當時他還在主編報紙 Avanti;然後,墨索里尼變成 Popolo d'Italia 的黨魁──未來的法西斯黨,伊妲還資助他。等到大戰爆發,墨索里尼搞他的獨裁政治,伊妲才發現原來墨索里尼早已結婚,還有另外一位妻子。自此,伊妲不斷聲稱她才是墨索里尼正式的妻子,以及她的兒子也正是墨索里尼的兒子,但是都被國家機器加以壓制住。
- May 05 Tue 2009 00:00
《白色緞帶》(Das weisse Band)
雖然是長達兩個半小時,但我相信米夏埃耳․韓內克會把它處理得相當懸疑。之前寫的劇情簡介,例如納粹興起前的故事──納粹至少要等到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才有崛起的條件吧──好像不是很準。而且,跟其它幾部看似「普通」跟「小題小作」的影片比較起來,這個在氛圍上有點像是恐怖版的《放牛班的春天》(Les Choristes, 2004) 或恐慌版的《灰色的靈魂》(Les Ames grises),反而有大獎樣。
- May 05 Tue 2009 00:00
《反基督》(Antichrist)
威廉․達佛終於可以光明正大地來坎城參加影展了……倒是拉斯․馮․提耶要擔心一下是不是會有豆豆先生 (Mr. Bean) 會在放映《反基督》的時候,改放《基督的最後誘惑》的 DVD!哈哈!
- May 05 Tue 2009 00:00
《擁不住你的愛懷》(Broken Embraces)
Harry Caine (Lluis Homar) 之所以能撐過來,還靠著他忠實的製片經理 Judir Garcia (Blanca Portillo) 以及她的兒子 Diego Garcia (Tamar Novas) 的幫忙。由於 Harry Caine 已經變成瞎眼,所以他發展他其它的感官好讓他從生活中得到一些愉悅。Harry Caine 選擇性地不再談起車禍前的任何事情。
- May 05 Tue 2009 00:00
《閃亮的星星》(Bright Star)
- May 04 Mon 2009 00:00
1959 年 5 月 4 號《四百擊》(Les 400 Coups)
《四百擊》過幾天又被宣布獲得最佳導演獎,算是為「新浪潮」劃下標竿。不過,為什麼《四百擊》會入圍坎城呢?為什麼弗杭蘇瓦․楚浮在前一年還被坎城影展宣布禁止其踏入影展現場、禁止他參加任何影展的活動?本來我是想趁機把來龍去脈寫個清楚的;但是,《電影欣賞》新浪潮專題好像沒什麼動靜似的。可《電影筆記》已經要在這個月辦活動大談特談新浪潮了。
- May 04 Mon 2009 00:00
1959 年 5 月 4 號《四百擊》(Les 400 Coups)
《四百擊》過幾天又被宣布獲得最佳導演獎,算是為「新浪潮」劃下標竿。不過,為什麼《四百擊》會入圍坎城呢?為什麼弗杭蘇瓦․楚浮在前一年還被坎城影展宣布禁止其踏入影展現場、禁止他參加任何影展的活動?本來我是想趁機把來龍去脈寫個清楚的;但是,《電影欣賞》新浪潮專題好像沒什麼動靜似的。可《電影筆記》已經要在這個月辦活動大談特談新浪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