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一年十月二號,巴黎市區內的 Claude Bernard 中學的高三學生相當地吃驚。報紙跟廣播告訴他們說他們的歷史地理老師普瓦黎耶(Louis Poirier)先生已經寫了好幾本書──不過是用朱利安˙葛哈克(Julien Gracq)這一筆名──因為他剛剛以《西爾特沙岸》(Le Rivage des Syrtes)拿下當年的龔古爾文學獎 (le prix Goncourt)。不過,普瓦黎耶先生卻拒絕了這一個大獎,引起相當大的爭論(跟指責)。

根據我孤狗的結果,中國已經有《西爾特沙岸》的中譯本(1992 年出版)。不過,這本中譯本也已經變成絕版書,網路上似乎還寫說「提供影印整本的服務」。

一九三四年,路易˙普瓦黎耶考通過高等師範學院的歷史地理教師資格考。一九三七年,當他正在準備博士論文的時候,等待蘇聯發給他簽證;那一年夏天,他開始寫《在阿爾戈爾古堡》(Au château d'Argol),秋天完工,但手稿送給伽里瑪 (Gallimard) 出版社後,竟被拒絕;於是朱利安˙葛哈克改投喬塞˙寇提 (José Corti) 出版社,《在阿爾戈爾古堡》於一九三九年一月出版。之後,朱利安˙葛哈克忠心於喬塞˙寇提出版社,未來毫無例外。

周星星我倒不至於「迷上」朱利安˙葛哈克,但我的其中一位法文老師她是百分之千的朱利安˙葛哈克迷,所以我在好奇心驅使下也買了一本朱利安˙葛哈克的小說:《林中陽台》(Un balcon en forêt),以及一本《訪談集》(Entretients) 跟一本文論《一邊讀,一邊寫》(En lisant, en écrivant)。喬塞˙寇提出版社出版的書有一特色:堅持不用機器削去三邊,所以買回新書之後,最愉快的事就是拿一把美工刀把側邊的紙一一割開,這樣才可能翻得出頁數。有人看得懂我在寫什麼嗎?我就是這樣割開《訪談集》(Entretients) 跟《一邊讀,一邊寫》的;《林中陽台》因為是買二手書,所以頁數已經被人先割開了。喬塞˙寇提出版社出的《西爾特沙岸》其開本很怪異,跟朱利安˙葛哈克其它的書擺在一起,《西爾特沙岸》一定會突出來很多面積;而且此出版社一向定價不斐。後來,我才發現,朱利安˙葛哈克的著作已經被伽里瑪 (Gallimard) 出版社──沒錯,就是伽里瑪出版社──收進 Pléiade 叢書兩卷(聖經紙),我專門找有包含《西爾特沙岸》的那一卷,我想不太起來我是在 Gibert 還是在塞納河沿岸買了一本特價書──雖然裡面已經包含了《一邊讀,一邊寫》。

朱利安˙葛哈克不會是能夠在台灣竄出知名度的作家,因為他的文筆並非有點好懂。還有,也因為中譯本太少的關係,還有沒有有眼光的出版社願意翻譯他。但,相信周星星我的預言,二十年後,2028 年,台灣一定多出很多朱利安˙葛哈克的書迷,就像台灣要到一九九○年代才開始冒出普魯斯特的書迷一般。

我曾經在一整個暑假慢慢地閱讀《一邊讀,一邊寫》,有點不太好懂。如果我沒記錯那一年暑假,我是又在 TGV 上面翻它,又在沙灘上翻它──雖然沙灘上有不少半裸的女人以及兩位半裸的少女在打羽毛球:想當然會是哪幾個球更吸引我的目光。我看,我可以把這個經驗寫成《一邊讀,一邊看》(En lisant, en regardant)。幸運地是,《林中陽台》平易近人多了。

周星星我預計還會再多介紹朱利安˙葛哈克。基本上,朱利安˙葛哈克的過世已在法國藝文界造成地震,連總統薩柯奇 (Nicolas Sarkozy)、總理費雍 (François Fillon) 都出面發表了致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el quel 的頭像
    Tel quel

    就像這樣 Tel quel

    Tel qu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