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發明了 photoshop,也同時發明了後製作美腿。
當我們發明了 facebook ,也同時發明了後現代劈腿。
安妮吉哈多(Annie GIRARDOT)過世
http://newsblog.chinatimes.com/jostar2/archive/15527
瑪莉芙杭思皮西耶(Marie-France PISIER)過世
http://newsblog.chinatimes.com/jostar2/archive/15528
貝娜黛特拉封(Bernadette LAFONT)過世
http://newsblog.chinatimes.com/jostar2/archive/15529
瑪莉杜布瓦(Bernadette LAFONT)過世
http://newsblog.chinatimes.com/jostar2/archive/15530
〈隨想筆記:《我心遺忘的節奏》〉
http://newsblog.chinatimes.com/jostar2/archive/15621
〈談談《橫山家之味》跟《東京奏鳴曲》〉
http://newsblog.chinatimes.com/jostar2/archive/15623
〈《我心遺忘的節奏》影評〉
http://newsblog.chinatimes.com/jostar2/archive/15625
周星星我前幾天已經先寫下一部分的《影評人的功課:幾點要訣》,麻煩請點閱參考。
《影評人的功課:幾點要訣》 http://blog.yam.com/jostar2/article/58000034
當普通級女生變成正妹 |
當「年輕女孩子」被寫成、被稱呼成「正妹」; 當「新聞頻道」被塞滿一大堆「監視器畫面」; 當「極綠派」被寫成、被稱呼成「白色力量」; 當「草包」被擁戴、被歌頌成是「資優柯神」; 當以上通通都已經發生,就是台灣的「痛瘋」。 |
En effet posté le vendredi 5 décembre 2014 |
關於法國凱撒獎(les Césars)之名 |
關於法國凱撒獎(les Césars),影評人周星星有不少話想說。 ㄅ、凱撒獎(les Césars),從字面上來看,就是來自凱撒(César)。凱撒(César)是什麼?或:凱撒(César)是誰?要問對問題,才能探究得清楚問題的來龍去脈。 ㄆ、關於凱撒(César),他其實是羅馬將軍、政治人物、作家,法文寫作朱爾˙凱撒(Jules César, 12 ou 13 juillet 100 B.C. – 15 mars 44 B.C.)/英文寫作朱爾˙凱撒(Julius Caesar)/拉丁文是蓋烏斯˙于力烏斯˙凱撒˙四世(Caius Iulius Caesar IV)————周星星我發現法文版寫說拉丁文第一個字是 « Caius » ,但是英文版寫說拉丁文第一個字是 « Gaius » ,義大利文版也寫說拉丁文第一個字是 « Gaius » ,故 « Gaius » 較為可信————,西元前一百年七月十二號或十三號的時候在羅馬出生,西元前四十四年三月十五號過世。凱撒將軍聲名遠播,台灣之所以會有凱撒大飯店,其理甚明。 ㄇ、凱撒將軍、凱撒,這麼多年下來,甚至是影評人周星星我還沒成為『周星星』之前,幾乎可以回溯到西元一九八五年當我正在聽 Tears for Fears 的 Songs from the Big Chair 《來自大椅子的歌》跟正開始涉獵外國歷史跟外國地理,我眼睛所看到的都是「凱撒」這兩個正體中文字。「凱撒」、「凱撒」大飯店,彼此之間總有一套邏輯吧。 ㄈ、但是,很可能是大約三年前(二○一一年年初)————周星星我不覺得有超過四年、可追到二○一○年————,突然,台灣的平面媒體、網路媒體、甚至是報導到電影新聞的電視媒體,開始使用「凱薩」這兩個正體中文字。法國凱撒獎變成……法國凱薩獎?「凱薩獎」?基本上,是因為在二○一四年舉目所見全部都是法國「凱薩獎」,影評人周星星我才要發出本篇網誌探討這個問題。 根據影評人周星星的判斷: ㄉ、打注音,「薩」比「撒」更容易出現;而且也是因為大家都把「凱撒」唸作「凱」、「ㄙㄚˋ」四聲,所以打注音就會選到「薩」。可是,要用「撒」這個正體中文字,打注音必須打「ㄙㄚ」一聲,才會是「凱撒」正體中文字。 ㄊ、慣用「凱薩」這兩個正體中文字,是來自台灣的片商,因為台灣的片商一發新聞稿————新聞稿會提到法國凱撒獎————,台灣的媒體(平面媒體、網路媒體、電視媒體)就直接「複製」、「貼上」,於是:法國「凱薩獎」已經攻城掠地,讓人感嘆說:「『凱撒獎』回不去了!」全台灣將只剩下影評人周星星還在使用法國「凱撒獎」。 ㄋ、但是,關於法國凱撒獎,它還是來自羅馬將軍凱撒的大名,是因為電影獎項很多的關係才會讓凱撒(César)轉變成複數凱撒獎(les Césars)……直接在字尾加上 « s » 。 ㄌ、但是,關於法國凱撒獎,它從很早以前就是法國「凱撒獎」,台灣的平面媒體、網路媒體以往都是用「凱撒獎」來講法國凱撒獎這件事/這個獎。所以,不要讓現在才二十歲的大學生覺得影評人周星星就是怪、就是特立獨行,非堅持要用法國「凱撒獎」不可。事實上,沒看過牛吃草,也要知道牛吃草;不知道凱撒是「哪一國人」,好歹還是要知道他是外國「人」,是「人」啦。 |
關於法國凱撒獎(les Césars),在周星星我的【舊版】中時部落格(在二○一四年二月二十二號的時候),有位網客吳怡仁提到說:法國凱撒獎之所以叫凱撒獎,是因為凱撒獎的獎盃是由法國男雕刻家凱撒(César, 1er janvier 1921 - 6 décembre 1998)/所創作,所以,法國這個電影獎就叫凱撒獎了。這是事實。 |
關於法國凱撒獎之中文譯名 http://blog.yam.com/jostar2/article/37000961 關於凱撒獎之最佳外國影片 http://blog.yam.com/jostar2/article/37000968 |
原發表日期:二○一四年二月二十一號 |
fragment du 24 décembre 2014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