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三月學運規模最大的時候,是三月十九號(禮拜一)大聚集那一天跟二十號(禮拜二)那一天,二十一號(禮拜三)之後人就變少了。

二十年前(一九九○年)三月學運過後,政局更加充滿對抗的氣氛。一九九○年五月一號,國民黨內冒出「新國民黨連線」──即「新黨」的前身──,與之對抗的「集思會」也告成立。「新國民黨連線」、「集思會」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剛當大學生的周星星我每天都會聽到的新聞字眼。五月中旬,李登輝提名才剛當國防部長沒多久的郝柏村任行政院長,引起軒然大波跟匪夷所思的「猜測」。

是這樣:李登輝對一直想進攻的行政院長李煥非常不爽;但把軍人出身的郝柏村拉到這麼高的位子上,必定種下不少惡果。首先是民進黨以「反對軍人干政」為名反對這項提名,國民黨跟郝柏村趕快幫郝柏村他自己辦退伍、解除軍人的身分。五月二十號(禮拜天)李登輝跟李元簇就職當天,民進黨辦了一場非常大的「反軍人干政遊行」。當天我留在台北唸書、準備大學聯考,在晴朗、不算太熱的天氣下,我從大樓望見遊行隊伍。

李登輝於一九九年五月二十號名正言順地當上總統之後,立法院也在五月二十六號通過郝柏村的任命案;他於六月一號就職。

當時的媒體──報紙跟電視大多都受國民黨控制──都在製造一種共識:台灣的治安非常惡化,所以需要像郝柏村這種軍人出身的強人來當行政院長。問題是「外省籍」跟「本省籍」的對抗、「新國民黨連線」跟「集思會」的對抗、郝柏村跟李登輝的對抗是否都必然地必定會發生?如果當初不是郝柏村的話,會有哪一隻弱雞能被「必然的矛盾」養成硬翅政客?

很明顯地是,從一九八八年一月蔣經國去世到一九九○年一月,比較澎湃的都是些像一九八八年五月二十號的「五二○事件」(農民抗爭)、工人抗爭的運動──而且常常會流血;但一九九○年二月爆出所謂的──媒體所謂的、歷史學家所謂的──「二月政爭」後,最根本的台灣矛盾:省籍矛盾,就浮上來再轉變成政治跟政黨勢力的鬥爭了。我也得從一位純真的中學生,社會化變成探索知識、解剖矛盾的大學生了。

「十年後、二十年前」(Ten Years After, il y a 20 a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el quel 的頭像
    Tel quel

    就像這樣 Tel quel

    Tel qu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